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逆天了!中国平安15年间净利润增长63倍,未来还有近万亿利润储备待释放,上涨空间有几成?(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0-13
摘要:2019年,平安月均代理人数量同比下降9.1%,从年初的141.7万下降至年末的116.7万,压缩了整整25万人;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平安代理人收入的增长也相对缓慢,人均月收入在2016-2019年间仅增长了293元,区间涨

  2019年,平安月均代理人数量同比下降9.1%,从年初的141.7万下降至年末的116.7万,压缩了整整25万人;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平安代理人收入的增长也相对缓慢,人均月收入在2016-2019年间仅增长了293元,区间涨幅不足5%(表4)。

  而2020年1月份的保费公告显示,其寿险及健康险个人业务的新单和续期均出现下滑,其中新单保费265亿元,下滑14.9%;续期业务795亿元,下滑12.77%,这固然和平安主动淡化开门红节奏、降低短储类产品有关,但亦主要受代理人渠道改革的影响。

逆天了!中国平安15年间净利润增长63倍,未来还有近万亿利润储备待释放,上涨空间有几成?

  保险业常见的估值模型为:公司市值=EV(内含价值)+N(倍数)*NBV(新业务价值);或者公司市值=PEV(估值倍数)*EV(内含价值)。

  其中EV(内含价值),是以往的保单在到期之后将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回报以谨慎的贴现率折现到今天的价值,通俗点可以理解成存量保单在未来可释放的利润折现,NBV(新业务价值)则是指新增保单业务的价值,EV的增长主要驱动力即来自于NBV的增长,NBV的增速同时还决定了估值倍数。

  平安是中国最为知名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多年来,寿险业务持续为其贡献利润的半壁江山。在2019年,该板块营运利润达到880亿元,在平安集团整体1330亿元营运利润中占了66%,其同比25%的增速也高于集团整体18%的增速(图3)。因此,由于寿险渠道改革引起的新业务价值增速下降,引起平安估值下滑,成为市场最感到担忧的一点。

  图3:2019年,寿险业务营运利润占据平安的66%

逆天了!中国平安15年间净利润增长63倍,未来还有近万亿利润储备待释放,上涨空间有几成?

  资料来源:公司公开资料

  营收、净利呈垄断趋势,此时已是平安改革的最好时点

  “人见目前,天见久远”,或许人们应该沉下心来,去观察平安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行业长期发展态势来分析。如果寿险必须迎接未来时代,必须要改,那么此时已是平安启动改革的最好时点。

  改革如同打仗,打仗之前,须得“深挖墙广积粮缓称王”,平安又岂会打无准备之仗?平安的墙是什么?遥遥领先的综合金融模式,成熟互融的五大生态圈、十年如一日的重度科技投入。平安的粮在哪里?远超同业的客户数量,协同模式下的客户迁徙效应和纵深挖潜,以及稳定的利润增长和深厚储备。

  2004年刚上市时,平安总营收为677亿元,而当年国寿总营收为1610亿元,平安与之差距近千亿,按比例来算只有国寿的4成水平。但在那一年,平安26亿元的净利润规模已接近国寿的29亿元净利,这种重视盈利质量的DNA一直传承到现在。以2019年报为标准,平安总营收为1.17万亿元,已经是国寿的1.6倍。而在净利润上,平安高达1643亿元,尽管国寿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0%,但平安净利润仍达到了国寿的2.8倍。而国寿+太保+新华合起来的净利润也只有1020亿元,平安为后三者净利润总和的1.6倍,在2018年平安更是后三者净利润的3倍之多(表5)。

逆天了!中国平安15年间净利润增长63倍,未来还有近万亿利润储备待释放,上涨空间有几成?

  在这15年中,差距究竟是如何拉开的?

  如果我们将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视作一个整体,将平安在其中的营收份额、净利润份额计算出来,可以发现,2011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平安营收占比基本在25%以内,但2011年开始加速,2012年营收份额上升到30%,此后每年稳定抬升2-3个百分点,到2018年末已达到了45.89%,2019年则进一步提升至47.24%,也就是基本占据了前四大上市寿企的一半。

  净利润上的垄断态势更为明显。2011年之前,平安净利润在四家总量中占比在30%左右,2011年,平安占比上升到43%,此后其净利润份额一路飙升,到2018年末已抬升至76%。用行业45%的营收创造了76%的净利润,足见其盈利能力之强。2004-2019年间,平安总营收6.6万亿元,净利润之和则为7180亿元,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1%,而国寿、太保、新华的平均净利润率分别为6%、5%、4%。平安的盈利水平达到行业均值的2倍。

  最难得的是,其利润释放十分稳定,每年逐步抬升,非常好地穿越了各种经济和市场周期。

  相比之下,国寿2009、2010、2014、2015、2017年的净利润都突破了300亿元,但周期震荡十分明显,2018年净利润又大幅降至119亿元,甚至低于12年前的水平,而2019年在2018年的低基数上,又实现了惊人的400%以上的高增长。净利润过山车般上上下下,与其保费收入的逐年增长并不同步。时至今日,国寿喊出“重振国寿”的口号之后,依然以规模为重,人力上以增员为主,产品上则在理财产品结算利率等采取相对激进的促销手段,这十多年来利润的反复震荡,或许正是其重保费规模轻盈利质量在数据上的真实反映(表6)。

逆天了!中国平安15年间净利润增长63倍,未来还有近万亿利润储备待释放,上涨空间有几成?

  04

  深挖墙:综合金融+科技赋能

  回到平安自身,2011年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平安从此一路开挂呢?1995年起,平安就开始构筑综合金融模式,2005年时,马明哲曾明确指出,平安的抱负是在未来10年建立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在那一年,平安集团曾打算斥资百亿,联手汇丰收购广发银行,最终却是国寿横刀夺爱实现了控股广发银行。

  到了2010、2011年,经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并更名为平安银行,从地方性银行变身经营全国性银行业务。至此,平安集团以保险、银行为核心的综合金融体系才基本形成。

  综合金融,就是平安历时十多年深挖的墙之一,2011年,算是平安对此夙愿的一个阶段性交代,是平安城墙的1.0版本;如今综合金融模式则为客户迁徙转化、交叉销售和价值稳健增长奠定了强大基础,且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而2012年,陆金所成立,自此拉开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序幕,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等核心技术,平安集团打造了金融、医疗、汽车、房产和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并相继孵化出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汽车之家、平安医保科技等科技业务。

  科技赋能,成为了平安奠定生态优势的城墙2.0版本,如果说构建综合金融模式,他人尚有“抄作业”的空间,那么科技赋能的作业,已经开始超出同业的抄写能力范围了。过去十年,平安在科技业务上累计投入500亿元,目前,平安已构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宏观经济8大研究院,拥有近11万名科技从业人员、3.5万研发人员,已申请超过2.1万项专利,其2019年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排名全球第一,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排名全球第二。

  科技赋能不是口号,而是执行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