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良好家庭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28
摘要:;良好家庭关系,才有好的教育,人民政协网是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全方位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和各级统战、政协工作最新动态,为各级政协组织履行职能服务,为广大政

李浩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其实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问题孩子,不是由智力问题造成的,而是受不良的家庭生态环境所致。所以,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是家庭教育开展的基石。

——编者

在理性和感性的交织中爱孩子

马喆

一天早晨,先生给我打来电话恼羞成怒地吼道:“臭小子又给我惹祸了。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说他把同学推倒在地,同学头磕破了正送往医院,让我们也赶过去。”

“宝儿怎么样?”我惴惴不安地问道。

“都啥时候了,还有工夫管他。让兔崽子在学校待着,好好给我反思反思。等晚上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他。”爸爸说。

“不行,我得去学校看看宝儿,你先去。”我也担心孩子。

“你赶紧给我往医院赶!”电话那头爸爸继续歇斯底里地喊着……

这段对话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爸爸与妈妈遇到问题时思维、表达、处理方式的不同。虽然这很难断定是非对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似乎爸爸们更赞成“赶去医院”的说法,妈妈们在仔细思量之后更愿意选择“去学校看看”。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十分形象有趣的理论——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天生不同,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在生活中也不难发现:男人思维偏向理性,通常为直线型思维。而女人的思维偏重感性,通常是曲线思维。男人更看重行动,女人更关注内在感受。所以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男人善于就事论事,直奔主题,就像对话中的爸爸再三强调要直接、立刻处理“突发事故”所造成的结果。女人往往更善于捕捉自己及他人的情感体验,寻求或给予情感支持,而非直接解决问题。

但是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却出现了转折——

放下电话后,我直奔学校门口,门卫帮忙给老师传了话。不一会儿数学老师领着孩子从教学楼里走了出来。只见小宝背着书包,低着头,怯生生地挪着脚步走到我跟前。老师赶忙上前一步说:“今天这事不完全怪小宝,是同学……”没等老师把话说完,我一把将小宝拉进怀里,小小的身体,在妈妈怀里不停地抖动着。我低声在小宝耳边说:“宝儿不怕,无论发生什么妈妈都在你身边守护你。”话音刚落,小宝号啕大哭起来,妈妈俯下身紧紧地抱着小宝。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帮小宝擦干了眼泪说:“宝儿,妈妈带你去医院看看受伤的同学好吗?”小宝使劲点点头。

去医院的路上,听着小宝描述着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妈妈真诚地与小宝交换了意见:“虽然这件事责任不在你,但是必定同学是因为你才受伤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勇敢面对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果换作受伤的人是你,又会怎样呢?”

到了医院,小宝主动向同学的家长鞠躬以示赔礼道歉,同学的妈妈也表示是错怪了小宝。小宝又走到同学面前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两个小男子汉哭了起来。

回到家,爸爸将小宝带进书房,妈妈顿时忐忑不安起来,怕他“收拾他”。可是,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爸爸摸着小宝的头,和蔼地和孩子分析了冲突发生的原因,并教会他处理伙伴关系的方法。小宝认真地点着头应答,父子俩会心地笑了。

可以看出,男人的理性与女人的感性并非水乳不容。理性需要感性的温柔,感性同样需要理性的坚定。其实,任何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都不可能只有理性或者只有感性的一面,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要学会在感性的爱中理性地把握原则与尺度,做到“温柔地坚定”。而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共同体亦应如此。

父母如何在理性和感性交织中学会爱孩子,处理好教育中的各种关系?

了解差异。两个有着不同家庭背景、气质性格、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人从芸芸众生中相遇,恐怕很难用几个月、几年的时间真正了解彼此。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特点。虽说实验广受批评,值得借鉴的是很多时候包括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站在某一个角度(甚或自我的角度)了解看待某个人,某件事。如果愿意,不妨放下偏见、卸下面具,带着一份“好奇”,重新开启“探究”的旅程;带着一份“执念”,学会构建“求同存异”的模式。《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家庭生活、婚姻、家庭教育。

顺势补台。补台一般运用在职场中,是指帮助别人把事情做好。企业、单位如此,一个家庭更应如此。遗憾的是中国的很多家庭成员之间更善于拆台。拆台的原因多半是个人情感、各自利益驱动。令人倍感滑稽的是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也会相互拆台,嘴里说着“都是为了孩子好”,实际带给孩子是加倍的伤害。更有甚者,其拆台的目的只为让孩子坚信自己付出的更多,以此博得孩子更多的爱与信任,却不知道这么做不仅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更教会孩子自私狭隘、抱怨逃避。补台并非很难做到,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倾听沟通、达成协作共识,遵守大局原则(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人生长远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经验,便很容易形成默契。

恰当回避。家教协作中也要懂得及时退出。当遇到确实棘手而难以处理的问题,当对方(特别是孩子)的情绪因某个人而异常冲动,当我们很容易被卷入到某一事件并诱发不良情绪,不妨选择回避,选择更合适的一方解决问题。例如,妈妈因为工作、身体等问题的困扰,很难平和自己的情绪时,不妨求助或放手给爸爸。懂得回避不是逃避,是爱自己的表现,爱自己才有能力真爱他人。

[作者单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

“动静结合”处理家庭教育矛盾

刘征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五年级的小涛(化名),最近因为爱玩游戏,几次不写家庭作业,导致家长被老师约谈。老师希望父母在家能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被约谈的当天晚上,父母就对小涛一顿训斥,并告诉他“不完成作业,就不许吃饭”。可是,小涛的奶奶却走过来说:“人是铁,饭是钢。孩子正在长身体,怎么能不让吃饭呢?先吃饭再说!”一场因教育问题而引发的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2+2”模式,即父母生,老人管,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难免引发矛盾。在面对家庭矛盾时,双方若急于争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还容易给孩子造成“钻空子”的机会。

其实,因孩子的学业问题而引发的家庭战争困扰着很多家长。家庭中的每个成人都想对成长中的孩子教育“支招”,希望孩子能吸取经验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好。但是,因为教育时机、理念的差异,对孩子教育的理念与做法也有所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在这种情形下,家庭中不妨围绕孩子的问题展开一场“动静结合”的教育合作。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