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共产公妻”谣言在中国的生成与早期流布(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1-18
摘要:另一个与“共产公妻”密切相关的观念是“杯水主义”。“杯水主义”在1920年代左派知识分子译介的苏俄小说、本土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及时代亲历者的回忆录中都能找到踪迹。研究者注意到了柯伦泰小说对于中国左翼作

  另一个与“共产公妻”密切相关的观念是“杯水主义”。“杯水主义”在1920年代左派知识分子译介的苏俄小说、本土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及时代亲历者的回忆录中都能找到踪迹。研究者注意到了柯伦泰小说对于中国左翼作家的影响;【熊权:《“革命加恋爱”现象与左翼文学思潮研究》,第52-53页。】陈碧兰回忆录则证实了“杯水主义”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存在。【陈碧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64页。】“杯水主义”的影响是否限于留苏学生及左翼文学?“杯水主义”在1920年代的中国曾引起怎样的涟漪效果?以往著述尚不能圆满回答这些问题。换言之,对于“共产公妻”之说的生成和流布,已有研究设置了一些“路标”,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为什么此说不断被辟谣却依旧经久不息?谣言从何而起?有没有事实的影子?在谣言的产生和流布过程中,什么人曾参与其间?“共产”与“公妻”是如何被联系到一起的?“公妻”与革命有什么关系?

  求解这些问题要穿越“观点”抵达“社会”。“公妻”必然牵扯妇女问题。而妇女成为“问题”,正是晚清以降的时代风貌之一。从晚清开始,大量新锐刊物曾把妇女/恋爱/两性关系列为议题。这些刊物是观念发轫的地方。但如果止于新锐刊物,与“共产”“公妻”相关的话题只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在从激进的亚文化群体“外溢”到社会大众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小说、戏剧等起到了孔道的作用。在这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对1920年代的“恋爱小说”“革命+恋爱”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这方面的出色研究包括:杨联芬:《浪漫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熊权:《“革命加恋爱”现象与左翼文学思潮研究》;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小说家以日常经验为材料,对世道人心、风俗伦理的变迁常有敏锐把握,新的性观念常能在小说中找到踪迹。然而如果止于小说,“公妻”一说的影响力将仍局限于识字/读书阶层。是什么力量让“公妻”之说广为流传?从1910年代起,《申报》要闻版常见军政要人讨伐政敌实行“共产”,该报副刊版的“游戏文字”则常见“共(公)妻”的不经之谈,这样的呼应关系提示我们:“公妻”是“共产”的花边,其功用是发酵、膨大公众对于“共产”之荒诞与恐怖的想象。因其荒诞不经,“游戏文字”极易成为坊间谈资,让“公妻”从“文字”到“口传”,获得更大的传播半径。比“游戏文字”的传播半径更大的是谣言。从1910年代起,不断翻新的谣言让“共产公妻”家喻户晓,成为巨变时代的人们对于革命的诸多魔幻想象之一。

  本文拟从“观念”入手,试图勾勒观念、言说向谣言“渐变”的过程,以及探究谣言如何催生“行动”。

  一、在“军政要闻”和“游戏文字”之间

  1914年10月11日是麦俪昭被行刑的日子。在被肩舆抬着示众一圈之后,这位诨名“佛动心”的美貌女子被执行枪决。她的同案犯、“奸夫”廖铁蕴仅判9年有期徒刑。这样的判决是广东宣抚使龙济光直接过问、“绅商多请予严办”和“舆论几至众口一词”的结果。13天后,1914年10月24日,麦俪昭登上《申报》要闻版,被历数平生。按照《申报》的记述,“擅文墨”“满口新名词”的麦俪昭简直就是民国时代的阎婆惜:她因爱恋省中某校毕业、年少貌美善谈的廖铁蕴而厌弃丈夫,并捏诬其夫为乱党。【《广州之风流案平生》,《申报》1914年10月24日,第6版。】

  几天之后,《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王钝根把麦俪昭的故事写成时事新剧《佛动心》。自1914年10月26日起,到这一年的年底,该剧本在“自由谈”连载。在曾受教于广方言馆的王钝根的笔下,麦俪昭是“公妻主义”的提倡者和无政府主义组织心社的成员。该剧第一幕《心社》是一个闹哄哄的集会场景。身着西装的麦俪昭在会上发表演说:“我们中国向来野蛮极了,一个女子定要配着一个男人,一个男人定要配着一个女子,配了一个不准再配别个。我们人类的自由剥夺尽了,简直比狗还不如”,“野蛮社会的夫妻好比专制国的总统是终身任期的,女子一嫁了丈夫便如受了无期徒刑”,“我们的配合,原是活动的、习时的,没有什么形式上的手续……今天我合这个男人在一块儿,也许明天合那个男人在一块儿,这就叫每日维新,随时改良”【钝根:《佛动心》,《申报》1914年10月26日,第13版。】。

  这里的“心社”当指刘师复创立的无政府主义社团晦鸣学社的外围组织。无论晦鸣学社还是心社,其成员都是刘师复的亲属和好友,【胡波:《香山名人文化十二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3页。】麦俪昭在心社集会上的演讲很有可能是王钝根的戏说。与主张宗教主义、家族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晦鸣学社不同,心社的社约纯然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标的,其十二条社约包括:不食肉、不饮酒、不吸烟、不乘轿及坐人力车、不用仆役、不婚姻、不称姓族、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入政党、不作海陆军人、不奉宗教。【陆丹林:《从刘思复谈到晦鸣学舍、心社和<民声>》,广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76-80页。】其中,“不结婚”的理由是:“夫男女情欲,不过生理上之作用,与饥食渴饮,同为一绝不足奇之条件”,“夫二人相配之事,纯为二人之自由”,“男女二人之配合,必体力年龄性行智识等等”,“而人之体力智识,无永久不变之理。及其既变之后两人之情意,必有不适,自当随时离异”【《废婚姻主义》,《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8年版,第107-114页,转引自李帆主编:《民国思想文丛——无政府主义派》,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60页。】。将戏说和社约对比,可见两者的差异:王钝根将“不结婚/废婚”等价为“公妻”,又将“公妻”这顶帽子扣在维新派与改良派头上。殊不知,主张“不结婚”之时,刘师复早已“告别维新,走向革命”。【在创办晦鸣学舍和心社之前,刘师复曾是同盟会的会员,力主并实践暗杀。1907年,他曾谋划暗杀水师提督李准。《心社创作人刘思复》(刘思复即刘师复,师复是后更名),冯自由:《革命逸史》上,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页。】但王钝根的戏说和刘师复的主张亦有近似之处:刘说“夫二人相配之事,纯为二人之自由”,到王的笔下,成了“今天合这个男人在一块儿,明天合那个男人在一块儿”。更重要的是,“不结婚”是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女界革命”的论点之一,而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女界革命”很早便与“共产革命”挂钩。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