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爱我祁连山保护生态环境”采访见闻之四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9
摘要:从祁连山八一冰川发源而来的黑河,在群山与草原之间一路奔流,转眼来到野牛沟乡一个叫玫龙掌的地方,平缓下来,形成了河流湿地景观。 黑河,这条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是养育祁连山下河西走廊绿洲的乳汁,是内蒙古额济纳人民的生命之泉。2014年,黑河源国家湿

  从祁连山八一冰川发源而来的黑河,在群山与草原之间一路奔流,转眼来到野牛沟乡一个叫玫龙掌的地方,平缓下来,形成了河流湿地景观。
  黑河,这条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是养育祁连山下河西走廊绿洲的乳汁,是内蒙古额济纳人民的生命之泉。2014年,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我省投巨资开展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工作。
  长草劲风,波光闪耀,水禽飞鸣。
  8月10日,参加2016江河源环保世纪行的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顺着黑河大峡谷一路溯源,来到这里,了解祁连山黑河源头湿地保护和利用情况。
  一路上,一块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牌提醒着过往车辆和游人。
  在油葫芦管护站,管护员的巡山日记让来访者大开眼界,那上面详细记载着管护员们遇见棕熊、野牦牛、藏野驴、马鹿、金雕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时间、地点及头只数。黑河源头,不仅是丰富的水源涵养地,而且是不可多得的基因宝库。
  在郭米寺所在地,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登上半山坡,查看一处被关闭的铅锌矿植被恢复情况。在那些曾经裸露出大山“骨骼”的石坡上,现在重新移植了草皮,栽培上了青海云杉。
  玫龙掌景区,一些旅游大巴和自驾游游客陆续来到这里,在湿地流连、拍照。
  路口边,扎着一顶白色帐篷。一个精明能干的少妇正在麻利地接待游客。只见她一边为游客沏奶茶、端吃食,一边如数家珍般地推销着她家自产的牦牛酸奶、牦牛酥油、牦牛曲拉(一种干奶酪)、牦牛风干肉……
  不远处,一个戴着盖头的回族阿奶,领着小孙子在草地上巡视。手里的塑料袋里装满了饮料瓶、食品包装盒等垃圾。
  这是居住在这里的一家世居回族牧民。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时,他们家的冬春草场刚好划在保护区的范围内。今年7月,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木栅栈道、观景台等设施。这些设施悬建在草场上,既可以保护草场,又方便了游客游览,还形成了景观。
  看到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丈夫又去高山草场放牧不在家,妻子马翠莲放心不下自家的草场,就带着放暑假的11岁儿子,和婆婆扎起帐篷在这里守护,顺便搞起了家庭旅游业。
  “你这个儿媳妇很能干啊,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听记者这么问,婆婆马秀英笑了:“她哪有什么文化啊,也就是上个月到乡里参加了几天培训。不过乡里的干部也说我们家媳妇很能干。”
  原来,前段时间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宣传、游览设施建起来后,当地政府部门对牧民群众集中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教育培训。马翠莲接受新生事物很快,受到了乡上干部的表扬。
  在接待完一拨来自重庆市的游客后,马翠莲闲了下来。抓住机会,媒体记者们纷纷向她提问。马翠莲一点都不怯场,对答如流,还乘机作起了“免费广告”。她说,欢迎大家到黑河源头来旅游,也欢迎大家一起来保护黑河源头宝贵的湿地环境。
  她告诉记者,来这里的绝大多数游客都很文明,垃圾都会随身带走,但也有个别的会丢弃食品包装袋、塑料袋等垃圾,有时还会有汽车压坏草皮的事情发生。
  她说作为草原上的牧民,看到这些时会很心疼。说话时,她年迈的婆婆只是在周围默默地捡拾着一些游客不经意间丢弃的垃圾。她11岁的儿子却勇敢地站在电视摄像机前呼吁:“各位叔叔阿姨好,我是牧区的马明杰,你们来这里旅游的时候,一定不要乱丢垃圾,要保护环境,因为这里是黑河源头。”
  11岁马明杰的呼唤久久回响在记者的耳边。这就是黑河源头的一家普通牧民,他们带着纯朴和美好的愿望,欢迎着远方的来客,同时也希望来这里的游客,能像他们一样爱护这里的河流、草原和野生动植物。
  一路走一路看,记者深深地体会到黑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护。像马翠莲这样的当地牧民,也开始尝到了生态环境好转的“甜头”,马翠莲告诉记者,就7月份1个月,她已经在游客那里赚到了5000多元钱,而这只是开始,她相信以后会更好。

来源: 青海日报   转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