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17
摘要:2006~2010年,是全面推进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主要阐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政府工作重点以及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切实履行职责,以

  2006~2010年,是全面推进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主要阐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政府工作重点以及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切实履行职责,以推动构建和谐汕尾并达到预期发展目标。

  一、立足现有基础抓住发展机遇

  (一) “十五”计划执行的情况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经济增长逐年提速,经济结构逐年优化。2001年至2005年,GDP增速分别为9.1%、10%、13.2%、15%和16.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5%,呈增长较快、逐年提速的良好趋势。

  2001年,我市首次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此后经济结构优化逐年显现,尤其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工业立市”战略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1.7∶31.2∶37.1调整为2005年的28.2:38.6:33.2。

  ——投资率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48亿元。“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1%,投资率由2000年的24.8%增加到2005年的45.7%.经济发展后劲逐年增强。

  “十五”期间新(改)建公路1900公里,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461公里,公路密度70.8公里/百平方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028宗,其中,加固大型水库1宗、中型水库4宗、大中型水闸5座、堤防76.9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区完成海滨大道、汕马公路改造、汕尾至埔边公路扩建、玉台山公园、妈祖文化广场首期会场工程、全民健身广场等;供水、供电网络不断完善,解决农村饮水困难32.57万人;邮电通信发展迅速,电话机用户46万户,比2000年增长48%,移动电话用户137万门,比2000年增长8.8倍;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快,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五”期间累计外贸出口总额17.74亿美元,年均增长8.5%;出口遍及港澳台、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产品有机电、纺织服装、首饰、水产品等。利用外资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年均增长17.8%;利用外资从传统的制造业拓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领域。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外贸、粮食流通、社会保障、投融资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实施政务公开,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果;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行村(居)民自治;“依法治市”初见成效,经济和社会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教兴市”取得新成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基本形成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教育体系,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比2000年明显提高;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6.38‰;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底,全市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2.2万人、12万人和8.9万人;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较快;广播电视设施得到加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3%和97.9%.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43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5.4%和2.8%;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20.6平方米和16.7平方米;平均期望寿命为74.5岁。

  (二)发展环境

  1、发展的机遇

  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粤港澳实现更紧密的经贸协作关系,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有望加速,为汕尾提供大量利用外资的机遇;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扶持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珠三角地区持续高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汕尾毗邻珠三角地区,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汕尾发电厂、陆丰核电站、甲东风电场、红海湾风电场的建设,以及正在争取列入建设规划的大华发电厂、LNG发电厂的建设,汕尾将有望成为广东省电力生产基地,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和全市上下要求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为新时期跨越式发展提供巨大的内在动力。

  2、困难与问题——纵向看,发展快;横向看,仍落后。由于原有基础薄弱,目前经济实力仍然不强,且处于粤东与珠三角两个经济区的经济“低谷”之中。

  ——竞争力弱,资源流失的现象继续存在。汕尾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导致各种要素、资源受周边增长极的吸引,不断外流,难以在本地集聚,影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不快。工业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投入不足,投资率低,总量小;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等。

  ——中心城市未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市区规模小,实力弱,核心地位不突出,难以起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导致凝聚力弱,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不大。

  二、明确指导思想

  实现五大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推进奔小康,再造一个新汕尾”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打造“两基地一花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强化社会管理,增强公共服务,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空间发展战略

  西靠、东联、北拓、南优——西靠:往西靠,主动融入大珠三角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珠三角地区),依靠大珠三角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机遇积极主动承接辐射带动,以错位发展加快工业化。

  ——东联:加强与汕头、揭阳、潮州等市的联系协作,优势互补,发展以潮汕文化为特色的商贸业,实施市场对接。

  ——北拓:汕尾市域内,实行以功能分类的“组团模式”扩张,通过市区和县城、镇的组团发展,加快城乡连接。一是在市区北部建设规模较大工业园区,市区的工业向北转移,待以后进一步发展,通过城郊型农业过渡,将陆丰市的东海镇和海丰的海城镇与市区融为一体;二是加快北部山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汕尾市域外,重视与梅州、河源的交流,充分利用京九铁路线的物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

  ——南优:优化海洋产业;优化岸线经济,发展港口和临港工业;优化滨海旅游环境,大力发展滨海旅游。

  (三)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五大目标:

  1、经济提速翻番。“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5%,201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0:32。投资率力争保持在33%左右,增强经济发展势头和后劲。

  2、城镇优化拓展。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城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99%和40%,民用燃气普及率95%;城镇生活垃圾达标处置率6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65%以上。市区建成国家卫生城市。

  3、基础设施坚实。2010年,形成广东省电力生产基地框架;沿海铁路贯通全境,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公路网体系;汕尾新港(白沙湖港区和小沃港区)建设初具规模;农业、水利、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跟上全省步伐;市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媒体、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4、社会繁荣和谐。“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2010年,全市力争基本普及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基础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以上;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

  5、生活富裕安康。“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1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低于38%和46%,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22平方米和18平方米,期望寿命达到75岁。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优化发展硬环境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和“突出重点、完善配套、先主后次、先急后缓”的方针,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

  (一)能源基础设施

  1、电力、电网。坚持统一规划、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原则,加强电网建设,积极发展核电、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水电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以高新技术确保发电、受电、输电、配电安全可靠、优质高效。逐步改造、淘汰燃油小机组。“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增装机容量突破240万千瓦。努力把汕尾建成“广东省电力生产基地”。

  2、供水。一是加快工程建设。对现有蓄水工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引水输水设施进行节水防渗配套建设和改造,自然保留现有地下水。二是保护供水水源。对集中供水工程的水库、河流等水源点设定保护区,杜绝工业污染源,控制农业及生活污染源。三是厉行节约用水。推行城镇节水设备和用具,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加快节水和防渗工程改造,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完成海丰县城自来水厂扩建、陆丰市东海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红海湾自来水厂网络配套。抓好一批乡镇首先是中心镇的自来水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公平灌渠的改造,确保改造后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农村达到40%. 3、供气。按照“多种气源并存”的原则,逐步淘汰民用燃煤,提高城乡民用燃气普及率。创造条件扩建海丰县城管道燃气工程和新建汕尾市区、陆丰市城区燃气管道。2010年民用燃气普及率95%。

  (二)交通基础设施

  坚持“四结合”(需要与可能、远期与近期、新建与改建、平时与战时)的原则,逐步完善公路运输网、站场、港口建设。

  1、公路建设。建成以汕尾市区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沟通广州、深圳、惠州、梅州、揭阳、汕头等市的运输通道,逐步纳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消费圈;以干线公路为骨架,连接各县(市、区),辐射各乡镇,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体系。“十一五”期间,主要建设区域干线公路骨干体系,完善公路网络并新建部分干线公路。2010年,市到县通一级(或超二级)公路,县到镇、镇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镇到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300人以上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其中,新(改)建一级公路140公里,二级公路600公里,三、四级公路1300公里。

  2、站场建设。建成运输组织管理系统,基本适应公路运输枢纽适站量。续建、改建、新建一批客(货)运站。

  3、港口建设。初步形成以汕尾新港深水码头为龙头,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港口体系。重点建设汕尾新港,建设总规模:7~10万吨级泊位4个,1-5万吨泊位3个,25万吨级海上油品单点系泊位1个,1千至5千吨泊位10个。把汕尾港口建设成为以通用泊位为主,兼顾专业化要求,大、中、小泊位相结合,疏运畅通、功能较齐全的港口群。

  4、铁路。按照国家铁路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厦门至深圳沿海铁路汕尾段建设,计划2006年动工,2010年建成通车。

  (三)城市基础设施

  优先建设市区、海城、东海、河田的基础设施,形成城镇密集区,在此基础上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突出完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环保、信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市区重点:一是三区(汕尾新港区、市高新产业园区、银湖住宅区)六路(金湖路、金山路、香洲东路、红海东路、汕尾至遮浪公路扩建和汕尾至赤坑公路改建)一广场(妈祖文化广场)。二是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三是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楼和市疾病防控中心。同时规划建设市体育场、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档案馆等。

  (四)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先进、完整、高效、实用的信息化体系,逐步实现“数字汕尾”。在信息化进程中,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可扩充性与可延展性、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安全性与易用性以及开放性。2010年,全市初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等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是:

  1、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电信各大营运商现有通信网络,实施光纤到楼、光纤到户工程,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加快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联网到镇到村,形成覆盖全市的数字式、交互式、多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网;加快无线电通信网络建设,建成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覆盖全市空域的无线电通信网。2010年,初步实现政务、经济、社会信息化,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5%以上,农村实现网络到村、信息入户,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全面播出。

  2、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以监管的及时到位和协同办公为核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突破口,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制定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数据交换规范,加快建设全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扩大政府政务信息的开放程度和共享度。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和资源库依托各部门,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集中于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立职能协调、并联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府对市场的联合监管。加强政法网络和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预警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

  ——建设政府内部信息网、办公业务网、公众信息网。由政府牵头,高起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政府资源,把各单位的内部办公网和对外业务网通过政府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交换。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作为承接全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大型公共应用和数据平台,确定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确保能与国家、省信息平台相衔接。建好“一站式”公众信息网,向公众提供汕尾新闻、政府公告、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扩大网上办事的业务范围,重点开展政务公开、行政许可、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申报、办证、年审、查询等网上服务。

  ——加快行业信息网建设。各行业在建设单位局域网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本行业信息系统,重点建设信息数据库、资源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建立行业间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机制,保证行业间、行业与政府间电子政务的畅通。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借助电信、网络等媒介,开展以地名网站、问路电话、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名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名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

  3、推进数据库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建成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型与商用型数据库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五)农业基础设施

  1、渔业。

  ——渔港建设。把渔港建成渔业高效发展的载体,促进渔港产业多样化,把全市渔港建成现代化经济产业群。“十一五”期间,全市渔港建设总投资2.37亿元,建设规模:码头2243米、护岸6015米、防波堤1820米、拦沙堤2722米、疏浚土方550万立方米。重点建设汕尾渔港,把汕尾渔港建成高标准的国家级中心渔港。争取国家把甲子渔港列入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计划动工投建。

  ——完善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市、县两级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在全市29个渔业镇全面组建水产技术推广站,使全市36个水产技术推广站都达到“五有”(有办公地址、有科技人员、有服务设施、有试验基地、有经济实体)。

  ——建设市海洋与渔业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实施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海洋与渔业“三合一”体系建设意见》,加强我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为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证。筹建一个集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水产科技实验、渔业病害防治、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动植物检测于一体的“汕尾市海洋与渔业检验检测中心”。

  2、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2010年,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建成可进行种子检测、病虫害预报、土肥测试、植物和农产品检疫、环境监测等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性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设立市植物检疫站,完善病虫测报站,建立重大植物有害生物预警体系。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区域性基层农技推广中心站。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建立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和优良种子、种苗生产繁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6年完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到2009年,建成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为中心,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骨干,农业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速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2010年,全市种植良种面积达到95%,品种区域试验点4个,种子生产基地2个。重点完善省级鲍鱼良种场。

  进一步搞好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市、县(市、区)、镇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办好国家定点的市动物疫情测报站。

  3、农业信息化。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育种、种(养)植、栽培、加工等全过程服务。建立和完善各县(市、区)、乡镇政府的农、林、水、渔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强农、林、水、渔业自然资源、生产管理、产品市场、科技保障等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农、林、水、渔业和农村经济预测和预警系统。实施市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程。大力推进农、林、水、渔业信息化示范点建设。建设全市农、林、渔业产品电子商务系统,推进产品网上交易。

  4、气象预报。建立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提高天气雷达探测能力和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台风、暴雨的监测预测水平。在山塘、水库和沿海地方增设若干气象自动探测站和勘测自动站,并与全省联网,形成较完整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本市基本气象要素的定量、定点分析和预报,提高重大灾害天气预报水平,实现有效监测和预警。

  (六)水利基础设施

  按省政府提出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要求,以防洪、防潮、治涝、供水、灌溉为重点,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水利工程设施、三防工作信息自动化建设。使工程续建达标、配套完善、新建增效,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利用、供水比例上升及水质达标、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防洪(潮)。完成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潮)、水库除险加固、江海堤围达标加固等工程的建设。2010年,汕尾市区防洪工程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4宗县(市、区)城市防洪工程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五里牌等11宗中型水库和全市小型水库达到安全要求,螺河、黄江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三甲、乌坎海堤等10宗沿海堤围以及穿堤的水闸(如乌坎水闸、东溪水闸、西溪水闸等)均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改造、新建陶河等5宗机电工程。

  ——农业灌溉。逐步改造加固灌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对公平灌区、龙潭灌区进行改造,改造青年、红花地、朝阳、梅陇、平龙、南门、北龙、螺河、牛角隆等9宗万亩以上灌区,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渠系建筑物实行加固或重建。新建5个喷灌节水灌溉示范点。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机电排灌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田灌溉的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排涝)面积33万亩。

  ——农村饮水。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市90%以上的农村群众饮用水达二级标准。

  四、倡导均衡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梯度推进、深度发展、共同富裕”的方针,促进全市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体抓好“三横两纵”经济带的建设。

  (一) “三横”

  1、海岸沿线海洋经济开发带。利用好302公里海岸线的资源,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沿海公路和汕尾新港的建设,发展旅游度假、休闲房地产、商贸;二是建设风力发电场和洁净能源电厂;三是发展海洋产业,重点是海水养殖、捕捞、海洋运输、海产品加工业;四是以汕尾新港为龙头,依托港口群,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建设临港工业区,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仓储保税业务。

  2、骨干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开发带。骨干公路指深汕高速公路和324国道。利用骨干公路便捷的交通,依托陆丰市区、海丰县城和沿线中心镇,依靠324国道多年的发展基础,以民营科技园、产业转移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形成工业经济开发带,在主要发展服装、毛纺织、食品、珠宝首饰等加工业的同时,重点发展高增值、高效益、副食型农作物,提高果蔬产品比重,生产优质、高产、无污染及反季节蔬菜、西瓜等。对丰富的农副产品,要提供筛选、检测、仓储、集散、商贸的设施和服务,搞活流通。

  3、山区农业经济开发带。依托335省道,构建海城-公平-河田-水唇的山区农业经济开发带。确保粮食生产,注重种植优良蔬菜、水果、茶叶,发展草食禽畜和珍稀动物,农副产品向多样、优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增值增效。继续大力开发山区水电、旅游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和民资,发展符合山区特点的民营企业。

  (二) “两纵”

  1、汕尾西部的南北向经济带。北起公平镇,经城东、海城,南到汕尾市区并延伸到遮浪街道办事处。以各类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临港工业和旅游业等。

  2、汕尾东部的南北向经济带。北起陆河县城,经河口、大安、陆丰市区南至金厢、碣石。重点发展优质农林果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等。

  通过“三横两纵”经济带建设,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三横两纵”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打造专业镇,用工业集群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以片结区,以镇集群,形成城镇组团,实现城镇经济的有效增长、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张、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推进,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五、坚持集约发展

  打造“两基地一花园”“十一五”期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是:振兴工业,优化农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思路是: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相对丰富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汕尾保持着“青山、绿地、碧水、蓝天”的良好环境,往西靠,主动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圈,以思想观念接轨为动力,产业接轨为核心,生产要素接轨为重点,体制接轨为保障,实现汕尾与大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快“两基地一花园”的建设步伐。

  (一)新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工业基地

  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为龙头,按照“围绕农业上工业、依托海洋办工业、抓好园区聚工业、招商引资旺工业、两源驱动兴工业”的既定方针,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培育壮大工业企业的个体规模。

  龙头企业带动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力和推动力。以汕尾发电厂为龙头,以信利电子、德昌电子、城东纺织、可塘珠宝、公平服装,鹅埠鞋业、城区水产、碣石礼品、甲子五金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上规模企业和骨干企业,推动我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工业园区布局、配套的基础上,加快新工业园区的总量和面积的扩张,构筑发展大平台,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在工业园区内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用,以产业聚集强化工业群体优势。“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五个综合工业园(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区工业园、陆丰经济开发区、海丰科技工业园、陆河工业园)和六个专业工业园(城区水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公平服装工业园、可塘珠宝工业园、鹅埠鞋业工业园、碣石圣诞品工业园、甲子五金工业园)。

  加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产业力度。重点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改变管理模式、生产流程和营销理念,提升我市工业产品竞争力。形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格局。

  1、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重点发展电力、电子信息、石化、建筑材料。

  ——电力。把汕尾建设成“广东省电力生产基地”。

  加快汕尾发电厂建设步伐。2006年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十一五”期间一期2台6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力争二期2×60万千瓦机组建成投产。续建红海湾、甲东三个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5万千瓦。结合防洪、供水工程(水库)的建设,新建一批小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3.5万千瓦。

  配套汕尾发电厂的建设,500千伏汕尾变电站将同时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善汕尾电网的网架结构并提高输配电和供电可靠性。新建、扩建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2010年汕尾电网将拥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750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七座,容量1680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24座,容量1463.5千伏安。

  大华发电厂。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初步确定在市城区海岸建设8×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总投资400亿元。争取列入国家建设计划,早日动工建设。

  陆丰核电站。中广核电公司已定点陆丰建设600万千瓦的核电站,计划总投资10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LNG发电厂。上海中油公司、中国国电投资公司拟在红海湾小沃建设2×30万千瓦液化气发电厂。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

  ——电子。以信利电子有限公司和德昌电子有限公司为骨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电子工业;利用信利电子有限公司和德昌电子有限公司的电子信息(IT)制造业的产品资源、市场网络和科研开发优势,培育产业链条企业。推进总投资60亿港元的信利电子有限公司TFT(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生产项目和德昌电子厂封闭式二极管生产项目,促进电子工业基地的形成。

  ——石化。发挥我市海岸线长、港口开发条件良好的优势,加快发展石化储运加工基地。加快中油汕尾华城能源有限公司液化气接受站和石化储运(加工)基地建设。

  ——建筑材料。利用本市丰富的矿产、高岭土等资源以及汕尾发电厂的煤灰,发展陶瓷及其他建筑材料工业。

  2、巩固提升传统工业。电器机械、毛纺织品、服装和制鞋、食品饮料、珠宝首饰工艺品是我市五大传统工业行业。要充分利用各行业现有较灵通的信息资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较流畅的营销网络,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创新服务体系,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工业格局。要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着力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制的步伐。要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创造名牌。要依托中小企业群体、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利用会展经济的聚合推广功能,组合成区域特色品牌,诸如“公平-服装”、“可塘-珠宝”、“碣石-圣诞品”、“鹅埠-鞋业”、“甲子-五金”等,形成合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发展承接大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工业。主动积极承接大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石油化工等产业下游产品生产的转移,以及新一轮大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工业的转移,加快全市产业的升级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业总量的快速扩张。

  2010年,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对工业经济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企业集团25家。

  (二)水产品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汕尾海岸线长,可利用土地尤其是山地较多,具有丰富的海产品、淡水产品、畜禽产品和农业种植业资源。应对大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少、种养业成本高的状况,积极承接珠三角种养业转移,把汕尾建设成以大珠三角地区为广阔市场的水产品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2010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业龙头企业要达到60家,其中省级6家;力争全市村一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50%以上。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品牌,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山区绿色产业经济带”、“平原米袋子和菜篮子经济带”、“沿海蓝色产业经济带”。以南塘的三鸟养殖、博美梅陇联安的蔬菜、陆河的水果茶叶、马宫红草小漠甲子金厢的海产品、赤坑的淡水养殖、赤石附城凤山的养猪、南塘的养牛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市场运作经营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种植业。依靠政策、科技和经济手段,继续改善生产条件,稳定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调整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南亚热带作物,积极发展有区域优势的高价值经济作物,努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种植业高产、提质、增效。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优质品率;在完成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果蔬、花生等产品比重。“十一五”期间,每年粮食种植面积150万亩,年总产量52.5万吨左右。

  关注园艺产业的发展动向,努力发展花卉业。稳定扩大茶叶生产,注重筛选、加工、包装、品牌和销售。

  2、畜牧业。坚持“稳定猪、禽生产,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调整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产业整体素质及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畜禽产品深加工,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畜禽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重点培育上规模的万头养猪场、陆丰黄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沿324国道陆丰段的禽类生产带。“十一五”期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9.5%左右,2010年达到19万吨。

  3、海洋与渔业。坚持依法治海,科技兴渔,建设海洋经济强市。重点发展海洋捕捞业、水产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水产流通业。努力把汕尾渔业建成既满足本地市场需要,又为大珠三角地区提供丰富优质鲜活商品,且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效益创汇型产业,使渔民获得较大的实惠。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63.1万吨,养捕比例53.5∶46.5.创汇7500万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海洋捕捞业。稳定海洋捕捞业。鼓励、引导发展远洋捕捞业,沿海县(市、区)各组建1~2支外海、远洋捕捞船队,同时抓好远洋捕捞基地建设。完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2010年捕捞产量保持29万吨。

  ——水产养殖业。突出抓好海水养殖,大力拓展淡水养殖,积极推广应用养殖新技术。2010年,养殖产量33.8万吨,养殖面积4.1万公顷。“十一五”期间,建设“五个工程”:无公害水产养殖工程、水产种苗工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海岛资源开发工程、渔业保障体系工程。抓好“六大基地”:罗非鱼养殖基地、水产种苗养殖基地、对虾养殖基地、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海马养殖基地、牡蛎养殖基地。建立“二十个示范区”:对虾养殖示范区10个,罗非鱼养殖示范区3个,工厂化海马养殖示范区1个,工厂化鲍鱼养殖示范区3个,牡蛎养殖示范区2个,淡水渔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

  ——水产加工业。水产加工业要实现四大转变:加工模式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工产品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加工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经营模式由单一化向产业化转变。要抓好四大任务、五个“加强”,落实“四个一工程”。四大任务是:抓好一个改造(冷链设施技术改造);确保两个重点(保鲜加工和鱼糜制品);突破三个薄弱技术环节(淡水鱼、海水中上层鱼、贝类加工);提高四个水平(质量水平、精深加工水平、水产品加工率水平、经济效果水平)。五个“加强”是:加强冷链技术改造,加强淡水鱼、海水中上层鱼、贝类的精深加工和多样化开发,加强冻品和鱼糜制品加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科技工作。“落实”四个一工程“:培育、发展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基地等一批渔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一个具备HACCP体系的水产工业园网络,创建一群渔业载体较为完善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水产流通业。建设一批高效的渔业物流中心。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水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为渔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消除产加销、渔工贸相脱节的弊端。各中心镇要建成一座水产品批发市场;渔港所在地要以水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地为依托,改造、扩建一批综合水产及加工品批发,渔需品物资供给、冷藏、加工、运输服务等于一体的渔业物流中心。市区国家中心渔港建成投用,批发市场及后期配套设施健全完善。探索、创建新型的水产流通集团化企业,用集团化、综合型流通产业辐射、带动全市水产流通行业。

  (三)大珠三角地区

  旅游度假东后花园汕尾市西邻大珠三角地区,东接潮汕平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拥有滨海、人文、生态等旅游资源,保持着“青山、绿地、碧水、蓝天”的天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按照“着眼大区域,塑造新形象,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的总体思路,依照《汕尾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15年)》所确定的旅游资源和景区,建设“一个中心、三大组团、五个重点旅游区”(一个中心即汕尾市区城市旅游接待中心;三大组团即市区-红海湾海滨旅游组团、陆丰-陆河文化旅游组团、海丰综合旅游组团;五个重点旅游区即市区城市游憩旅游区、红海湾海洋运动旅游区、碣石玄武山-金厢滩宗教海滨旅游区、赤坑温泉度假旅游区、陆河绿色走廊生态旅游区)。深刻领会红色旅游的重大意义,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我市丰富的革命文物旧址,重点是:红宫、红场、彭湃故居,赤山约农会旧址,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红四师师部旧址和红军墓,陆丰龙山革命旧址,陆丰总农会旧址,红二师整编旧址,周恩来抢渡地点(金厢湾)等。积极规划、协调、实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全市红色旅游工作的开展。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以滨海、温泉、宗教、革命文物旧址、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形象推广为先导,以度假旅游为重点,以专项旅游为补充,提升与大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容,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积极利用外资、民资开发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交通、观光购物、悠闲度假、餐饮住宿等服务业;通过规范化管理促进旅游服务业标准化、国际化,积极推进对旅游景区(点)、主题公园、大型游乐园等实行A级评定,对酒店、宾馆实行星级评定;推进旅游业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方向发展,鼓励开发旅游商品、美食产品和旅游区娱乐业;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加强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增创汕尾市纳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消费圈的优势,把汕尾建设成为大珠三角地区旅游度假东后花园。尽快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十一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30亿元。

  (四)服务“两基地一花园”,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依托。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提升居民服务业、餐饮旅游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拓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注重发展商务服务业、物流业、会展业等生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按照服务业区域布局集中性与网络性的要求,鼓励服务业以市区、海城、东海、河田等为中心进行辐射性的网络布局,降低服务成本,形成规模经济。

  1、商贸流通。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经济中的先导作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往来与协作,尤其要密切与大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汕头、揭阳、潮州三市的联系,发展以潮汕文化特色为基础的商贸业。大力调整网点布局和业种、业态结构,加快国内外分销网络建设。把县(市、区)城商业网点布局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鼓励以城镇社区为中心,以超市、便利店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逐步完善城市商业网络。进一步搞活农村集贸市场,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鼓励连锁企业向农村居住区延伸,拓展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消费。组建流通龙头企业,2010年,海丰县食品企业集团公司、海丰蓝天贸易有限公司、信利超市有限公司、信诚贸易有限公司、海丰佳美贸易有限公司、海丰海崇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年销售额各达到10亿元以上。“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优化重组企业资源;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鼓励私营、个体、外资流通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超级市场、连锁经营、区域代理、配送中心等。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商品流通企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快建设集保管、仓储、加工、输送、信息传递于一体的仓储基地和商品配送中心,推进物流配送制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市水产品、果蔬、工业品等的高效流通。利用邮政网络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

  加强市场的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现有市场,充分发挥其市场功能,同时重点建设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下大力气培育建设以蔬菜、水果为主的农副产品、水产品、珍珠宝石首饰类、服装布料等四大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使其具有配置资源、稳定市场、集散信息、形成价格、搞活流通、促进生产的作用。2010年,建成10家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市城区水产品、海城农产品、海丰公平服装、可塘宝石首饰、博美蔬菜、梅陇农产品、河田农产品、碣石圣诞品、鹅埠鞋类及东海三鸟)。完善各项流通法规,规范旧货、拍卖、烟酒类专卖等行业市场的管理,加大打假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传统服务业。2010年,在市区和各县(市)城及红海湾各新建1-2座四星级以上旅游宾馆,完善各项服务配套,促进旅游业和饮餐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要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邮政业务的普遍服务,市区、海城、东海、河田投递规范化服务达到100%,信箱普及率达到90%,插箱投递率和投递到户率达到100%;特快实现100%点对点服务,100%办理实时服务和预约投递。

  3、商务服务业。面向市场,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租赁、广告等中介商务服务业。加大开放力度,降低中介准入条件,引进优秀中介机构,改变目前中介服务“小、散、弱”的局面,促进商务服务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4、金融业。一是大力推进汕尾市金融机构改革。深化汕尾市农村信用改革,推进汕尾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争取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机构的设立,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各种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准确把握信贷投向,促进汕尾经济结构优化;以金融产品为依托,用足、用活信贷资金,有效缓解汕尾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充分利用资金定价机制,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2010年底,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0亿元。二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汕尾市统一产权登记系统,加大对逃废债的联合打击力度,不断优化信用环境,依法保护国家、集体、个人产权,打造诚信汕尾;深化改革,规范经营行为,努力提高企业信用评级;继续加大假币打击力度,积极开展反洗钱工作。三是监管调控到位。加强对辖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对各种金融业务实施审慎监管,主要是完善监管体制,改进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区域经济调控能力,推行合理的地方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货币政策,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推动汕尾市经济稳健发展。

  六、加快两源型经济发展

  建设绿色汕尾面对国内经济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形势,要强化“外向带动”战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进绿色汕尾建设,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循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一)强化外向带动战略

  1、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创新工作思路,实行招商责任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突破“乡情引资”的局限,在招商引资对象上内外结合(包括珠三角和内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招商中介机构,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中介服务的招商格局。继续以大项目、大企业为依托,在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上下功夫,在推动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和渠道。优化服务,规范收费,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文明的投资环境。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基础设施、海洋产业、开发性农业、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旅游业和教育事业。“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8%. 2、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向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间接管理转变。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逐步建立健全关贸、税贸、汇贸、检贸、银贸等协调机制;建立海关信息通报制度,探讨数据联网、发展口岸电子清关的可行性,实现海关、外经贸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提高通关效率,完善汕尾大通关环境。“十一五”期间建立汕尾新港口岸查验机构。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争创名优品牌,推进出口产品的升级。加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支持民营、私营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扩大外贸出口经营主体。引进和培养外经贸综合人才。“十一五”期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劳务输出,推动企业跨国经营。

  (二)做强做大内源型经济

  在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同时,不失时机做强做大内源型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推动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工业结构,增强县域工业实力。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发挥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民资、集中民智、激发民力,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拓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创业范围,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农业开发,投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与运营。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切实落实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尤其是要积极疏通和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经济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效益型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素质和水平。

  (三)建设绿色汕尾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经济增长转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发展节能型、循环型、环保型产业经济。在资源开发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生产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多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力争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达到全省平均水平0.74吨标煤以下;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过程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坚持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目标配置资源,坚持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建立并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政策引导,落实配套措施,引导和规范企业清洁生产,培植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企业,“十一五”期间争取全市实现20家清洁生产企业的目标。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通过推进绿色城镇建设,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发展绿色交通等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绿色汕尾。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树立适度人口规模理念,增强人口素质意识。以贯彻落实国家一法一例二规和省条例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新的工作机制以及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这两项基础建设。在加强领导、基础建设、重心下移、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等六个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实现“两个转变”,主要指标达省中等水平,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下,全面进入低生育水平。“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

  3、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构建友好环境。加快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构筑我市的生态屏障体系。2010年,森林覆盖率58%,生态公益林250万亩,100%的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水质性保护。重点开展对饮用水源地螺河流域和公平水库集雨区域的专题研究,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确保饮用水安全。全面开展近岸海域水质常规监测工作。2010年,地表水、海水水质按不同功能区域分别达到国家地表水质和海水水质标准的相应类别,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另一方面要贯彻执行《汕尾市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继续整治市区奎山河、海丰龙津河和陆丰东河,控制流经城市河段的有机污染。建设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缓解和遏制纳污河道和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发展势头。加快建设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公平水库综合整治、螺河综合整治、榕江陆河段整治等。完善配套市区垃圾处理场设施,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以及“三废”排放达标处置率。2010年,工业固废处理处置率90%以上,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100%;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9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在计划指标(化学需氧量4万吨,二氧化硫2.4万吨,氨氮0.5万吨,工业粉尘0.3万吨,烟尘0.8万吨,固体废物0.1万吨)以内。

  积极防治大气污染。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省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计划,限制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2010年,酸雨发生频率控制在40%以内。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2010年,机动车尾气达标率90%以上。

  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为从源头抓起、以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相结合。坚持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与环境治理“三同时”的原则。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或代用品,提倡绿色消费,树立环保的新生活观念。要逐步建立环境补偿的市场机制,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

  建立完善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以及面向社会服务的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国土整治、环保监测、污染治理等的网络化与智能化。注重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测、监察、宣教、核应急等。

  4、合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汕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10年耕地保有量160.4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143.75万亩。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优质滩涂和海湾,以及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等特殊生态功能系统的保护。着力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推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2010年,完善公平至大湖鸟类自然保护区和陆河南万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建成海丰莲花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学堂坑自然保护区、汕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海丰县东关联安围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采石(土)场等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旅游业、“三高”农业和海洋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强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滩涂红树林的保护和建设。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乱围垦、乱填海、破坏浅海滩涂和自然湿地,控制掠夺性捕捞,防止海洋资源进一步衰退,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点是强化品清湖的保护。完善和新建十个自然资源保护区。加强对已建成的汕尾港贝类及海砂资源(市级)、陆河县花鳗鲡资源(县级)、陆河县大鲵资源(县级)等三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新建汕尾市碣石湾海马资源(市级)、汕尾市遮浪角东人工鱼礁区海洋生态(市级)、陆丰市碣石湾金厢水产资源(县级)、海丰县公平水库山瑞鳖资源(县级)、海丰县九龙湾海洋生物多样化(县级)、汕尾市红海湾水产资源(县级)、汕尾市城区龟龄岛海洋生态(县级)等7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逐步推进地方级自然资源保护区的升级工作。认真落实省人大关于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议案项目,在我市沿海建设人工鱼礁12座,其中,生态公益型和准生态公益型7座,开放型5座。

  七、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做好“三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规划是龙头,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依据。要从抓好规划入手,按现代化要求在全市划定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产业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区域性功能区,合理构建城镇职能分工、规模和空间布局,促进各村镇实现整体功能优化、发展更具特色。2006年完成全市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2007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规划编制。

  ——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信息等网络。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投入,集中力量搞好乡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人畜分离、环境卫生、信息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城镇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城镇为依托,建设商贸机构、培训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等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城镇发展动力体系的形成,降低城镇户口准入条件。重点解决渔农剩余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吸纳带动渔农人口向城镇集聚。改革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探索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一)市区的定位

  市区应发挥汕尾核心城市的功能,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用,增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发展定位是:粤东沿海具有旅游渡假特色的现代化滨海工业城市。要按定位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步伐,加速市区的扩容提质,进一步拓展市区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功能,发挥其集聚资源、整合结构以及辐射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

  “滨海休闲渡假特色”——市区靠山临海环湖,有其独特的地缘地理条件,具“滨海”特色。要保持市区目前的环境质量并进一步改善,发挥“休闲渡假”的优势。以新港大桥和环湖建设为纽带,规划建设凤山、银牌、沙舌、屿仔岛、白沙滩等旅游、文体设施,因地因势把市区建设成依山面海、滨水环湖的美丽的滨海城市。

  “现代化工业”——市区要以电力工业和电子工业为主导工业着力发展,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快汕尾新港的规划建设和现有港口的优化利用,这是市区发展的“动力”要素。防止重污染工业的进入,对汕尾发电厂等重大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全程监管。

  市区规划要凸现“三山两湖、两湾一海”的区位大势,突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形态特征,构筑“一带两轴三片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加快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配套完善现有市区内的道路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工程:新港大桥、新湖大道、新衢路(贯穿琉璃径岭的主干道,暂定名)和环湖大道。同时规划建设屿仔岛渡假区、金台山公园并完善妈祖文化公园。

  (二)城镇体系建设

  全市城镇发展格局要体现中心集聚、轴线拓展,逐步形成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骨干公路沿线为主轴的集约开发态势,建立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十一五”期间突出抓好各县(市)的县城规划、建设;以10个中心镇(海城、公平、梅陇、可塘、碣石、甲子、南塘、河田、河口、螺溪)为重点,全面做好城镇化的规划。要加快中心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定位,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品位,增强中心镇吸纳就业和发展服务业的能力。要打造专业强镇,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专业分工明确,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要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注重培育品牌名牌。通过整合城乡土地,促进城镇紧凑发展。“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市区、东海、海城三大中心城区;广汕公路沿线城镇点轴区以及山区城镇点状发展区。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其中,中心镇以上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65%左右;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9%.甲子、碣石、南塘三个省级中心镇相对集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采取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城镇密集区。

  实行以功能分类的“组团模式”扩张,加快形成具有向心集聚、辐射带动效应的城镇群落,使之成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动力。通过市区和县城、镇的组团发展,建立城、镇之间的发展战略联合,加快城乡连接、协调发展,形成以汕尾市区为中心,海城、东海、河田三县城为重点,其余8个中心镇为卫星群,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的城镇化格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决定》。把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突出两个层面: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建设大珠三角“水产品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载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化种植业,努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着力发展海洋和渔业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注重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留用地”补偿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继续推进并镇、并村、并校。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贫困村、水库移民村、贫困户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打好扶贫开发攻坚仗,重点扶助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和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特困群众尽快脱贫奔小康。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五有”、“四结合”,即:用地有规划、建设有管理、设计有特色、设施有配套、整体有风格;村庄建设规划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结合,与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合并小型村结合,与解决农村“五通”(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电视)和“五改”(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住房)结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试点示范,扎实稳步地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努力建设文化大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十一五”期间要继续优先发展教育,营造“开放共济”的人才生态圈,积累文化底蕴。

  (一)优先发展教育

  以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尽快赶上全省教育平均水平为目标,继续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自学考试和现代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不同层次教育相互沟通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学习需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我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班)率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义务教育。“十一五”末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7000人。

  “十一五”期间,为切实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要按省政府的部署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基本消灭生活危房,达到“四有”标准(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学生宿舍,有符合卫生要求及基本满足学生用餐的饭堂,有卫生、清洁的厕所及冲凉房)。二是义务教育“五0班额”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最高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三是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保证实验课正常开课的需要。四是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五是“强师兴教”工程。突出“五大重点”: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二是加快提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争取更多学生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力争把市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级示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把市电大建成网络学院、广播电视大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位一体的“远程开放大学”。三是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城域网的建设步伐。四是抓好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五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

  ——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一是促进教育观念的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坚持科学文化教育为基础,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坚持依法办校,自主办学,开放平等;坚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二是促进教育体制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三是深化招生考试和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四是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的形成。五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积极推进现代化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进全市教育网络化。2010年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推进教育协调发展。一要促进教育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二要促进县(市、区)间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三要促进各类教育(基础、高等、职业)协调发展。重点是基础教育内部协调发展。结合老区小学改造,逐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着力扩大初中教育规模,2010年,基本消灭初中“大班制”,基本消灭初中现有危房;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生活服务配套建设,力争基本满足学生住宿要求;解决社会弱势群体教育问题,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工程。完善师资队伍的管理体制,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教师合法权益保障制度。

  ——建立教育经费多元投入机制。规范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资体制。近期要着重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高中发展所需的校舍扩建,农村破旧校舍改建以及解决“大班制”、“两部制”所需扩建学校的经费。完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切实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

  (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自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大力引导、鼓励、扶持企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努力走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的方针,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优化自主创新区域环境,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着力加快创名牌创优质品牌创高效益的进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镇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所与我市企业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建设企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市级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区域性行业性的市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专业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区域、产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有明显提高,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8%.全市建立覆盖电子信息、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航海、服装、工艺品、五金、农业和其它制造业的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超过30家,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基地达到60个以上。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成果推广的信息流通与交易系统,重点推进专业镇的“e商务”工程,为专业镇企业走向世界构建一座信息化的桥梁,逐步建立网上的“品牌”。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

  贯彻、实施《汕尾市奖励发明专利实施的暂行办法》,对具备条件的发明专利实施单位,给予每件申请最高10万元的奖励。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强化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保护机制的建设,扩大专利申请资助范围,促使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设立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逐步加大对专利技术单位的扶持和资助,促进专利技术的有效实施。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资金支撑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汕尾市科技进步奖的奖金额度,提高在我市工作的博士以上高级人才的工资待遇。2010年,市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达到国家科技考核的最低标准以上。建立汕尾市自主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贷款担保、贴息。简化和规范投资审批,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更多投向自主创新。

  (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1、文化事业。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建设一批设施完善、融科普教育、知识传授和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阵地,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网络,积极推动城镇和社会力量兴建地方文化设施。2006年建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08年建成市群众艺术馆、博物馆。2010年,市具有达标的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道)具有省一级标准的文化站,城市每个社区、农村每个乡镇有综合性文化设施。强化文化保护意识,做好文物资源的开发、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继承和发扬岭南特色文化,加强对白字、西秦、正字三种稀有剧种和滚地金龙、麒麟狮、钱鼓舞等本市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种的研究、开发、挖掘和创新,实现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持续利用。

  健全文化市场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正确、健康、高雅、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2、广播电视。加快广播电视网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实施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不断完善无线、有线等多种传播方式并存和卫星接收、多路微波、光纤网络、无线转播、有线接入等多种方式并用、相互补充的广播电视全方位覆盖网。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力争均达到99%.加快建成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

  推进文化信息化。以建设数字图书馆与文献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加强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发行、印制、艺术品等领域的信息化改造。

  3、体育事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积极探索体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体育场馆建设,2010年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达到0.3平方米。重点建设好市田径足球场、市体育中心,完善省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等。深化体育改革,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健全竞技体育体制,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全民体质。

  4、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改善“硬环境”,提高档案队伍素质,建立各种门类的载体档案得到有效管理、档案服务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汕尾市档案事业体系。“十一五”期间,一要抓好市档案馆的开工建设和各县(市、区)档案馆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加强档案网络建设。二要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主要是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加强档案整理工作,加强历史档案抢救工作,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同时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三要强化档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努力推进“人才强市”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流得动”。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引进。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二是培养。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较高层次和较高技能的人才。三是用好。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坚持以能力和绩效为主要标准使用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精干、高效、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培养一支数量众多、专业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队伍;造就一支会经营、善管理、复合型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队伍。政府要营造三个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人文生活环境。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进程,建立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2010年,形成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实用高效的人才队伍,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00人。

  九、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推进三大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继续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八大措施”和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三有一好”活动为载体,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整体素质;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依法治市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同步发展,构建“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汕尾。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积极促进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广开就业渠道,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市场。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失业调控,强化就业援助。规范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员分流行为,继续全面落实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功能完整、动作顺畅的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加强街道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推进智力扶贫工作,大力组织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培训工程”和开展创业富民工程,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创建市、县(区)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全面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全面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努力把市技工学校办成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配套完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地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使基金支付能力增强,社会保险待遇逐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万人;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基金当期收支平衡,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8%.——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的社会化进程。大力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建设好市福利院和社区养老托老机构。建立与经济相适应的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机制,进一步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重视残疾人的优抚扶助工作。重视解决特困群众在子女入学、医疗、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生活救济,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统筹试点,力争镇建立起以服务“五保”老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到2006年底,完成全市敬老院改建任务,集中供养率达到全市五保供养总人数的40%以上。建立和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随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同步增长;把优抚对象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养老失业工伤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落实各项住房优惠待遇。深入持久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完善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政策,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建立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开辟退役士兵人才市场,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鼓励社会互助,发展慈善事业。制定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涵盖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民政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积极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实现对保障人员与基金的实时监管,为公众提供高效、便利的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化保障服务。

  3、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建立卫生服务、医疗保健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建立由社区卫生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急救网络组成的,布局分工合理、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城市卫生服务新体系。加快建设好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传染病收治病区和市妇幼保健院及现代化中心人民医院。建立并完善“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和健康教育网络。全面建立以政府牵头组织,保大病住院为特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建立起来,覆盖全市广大农村,2010年,每个镇都要有一所政府主办的达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以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预防和有效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疾病,提高对突发事件、紧急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实施妇幼安康工程。搞好环境卫生建设,树立全民卫生意识。健全卫生监管体系,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2010年,平均期望寿命75岁,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人、医师1.2人、医院病床数1.8张,婴儿死亡率低于16.5‰。

  建设卫生防疫信息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工作,推进食品卫生监管、药品监管和疫情报告管理信息化。建设面向公众的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公共医学数据库和大中型医院信息库建设与共享,开展以远程医疗和医学教育为代表的远程信息服务。

  4、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防灾减灾和城市预警。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建立和完善防汛、防旱、防风的“三防”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加强气象减灾、农渔牧业减灾及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建设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防洪(潮)减灾系统、地震监测预报预防和救援系统、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系统等工程。

  建立健全城市预警机制,把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覆盖到预防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疾病和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重大突发事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全面提高抵御风险的整体防护能力。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城市消防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使全市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全市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降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的状况得到改善,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到2010年,亿元GDP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达到省规定的控制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是立国安邦的重要商品,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粮食预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改造维修现有地方粮库和军粮供应网点,力争新建一座5万吨仓容的粮食现代化仓库和若干粮食应急加工厂;依法管好粮食市场,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两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提高军供服务质量,做好军粮供应工作。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国防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和加强各级动员组织机构。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建设一批平战结合、军民兼容项目,充分发挥经济与军事双重效益。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完善交通战备工作。加快市防空指挥中心和人民防空设施建设。国民经济动员要能应对部队演习、重大灾情、战争等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化体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赖于深化改革。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应时,积极稳妥推进某些领域如行政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分税分成的财政体制、地方金融机构、投资体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等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为“再造一个新汕尾”创造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先进文化是凝聚力。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开放兼容、科学理性、环保惜物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建立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社会信用和监督机制,着力提高社会信用度。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宣传教育,崇尚科学,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封建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思想行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现代汕尾人精神,广泛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进“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上新水平。

  严格执行殡葬管理的政策规定,大力推行火葬,火化区域内的火化率达到100%.彻底清理2000年以后乱葬新造坟,清理“三道两区”历史旧址。全面完成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的建设。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丧事,各项殡改工作达标。

  (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制是保障。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强化人大依法监督工作,保证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司法改革,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廉政建设法制化。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加强公、检、法、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各个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公民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政府部门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十、重大工程

  (一)电力工程

  1、汕尾发电厂:总装机容量492万千瓦。在建一期1、2号机组工程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投资估算为62亿元,预计2006年、2007年2台机组可分别投产。“十一五”期间续建。

  2、国投大华发电厂:总装机容量800万千瓦。首期工程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投资估算为100亿元,争取纳入省能源规划。

  3、陆丰核电站: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总投资估算100亿美元,计划“十一五”期开工建设。

  4、红海湾小澳天燃气发电厂,装机容量2×30万KW,计划“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

  5、陆丰甲湖国家特许权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总投资估算约8亿元,争取“十一五”开工建设。

  6、陆丰甲东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一、二期装机容量8万千瓦,投资估算6.4亿元。一期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

  7、汕尾德能红海湾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一、二期装机容量6万千瓦,投资4.8亿元。一、二期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

  8、500KV汕尾输变电工程:最终规模4×750MVA;“十一五”建设规模1×750MVA,总投资44263万元,2006年投产。

  9、500KV汕尾电厂送出工程:“十一五”建设规模双回28公里线路,总投资13840万元,2006年投产。

  10、陆河河口110KV输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现已上马建设,“十一五”前期完工投产。

  11、陆河水唇110KV输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正在筹备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

  (二)交通工程

  1、广西玉林至福建漳洲高速公路汕尾段:“十一五”期间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末期开工建设。

  2、沿海客运厦门至深圳铁路汕尾段:全程493公里,其中汕尾段108公里,计划“十一五”初期动工,2010年通车。

  3、汕尾跨海大桥:城区捷胜至凤飞山战备路与市区联接的跨海桥梁,主桥长880米,引桥长500米,桥宽22米,总投资估算1.5亿元。“十一五”初开工建设。

  4、汕尾新港区码头工程:建设规模是6个7-10万吨级和3个1-5万吨级码头泊位等,“十一五”分期进行建设。

  5、省道S241线汕尾至遮浪扩建工程:一级路25.7公里,总投资12850万元。计划2007年建成投用。

  6、国道324线文明样板路改造工程:总长126公里,投资估算8.3亿元。“十一五”中期建成。

  7、省道338线甲子至南塘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20.7公里,计划总投资6564万元,“十一五”初期动工建设,中期投用。

  8、S242线埔边至丽江段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建成投用。

  9、国道324线东海穿城路环市路,全长12公里,计划投资2亿元,“十一五”动工。

  10、凤飞山至捷胜公路一期工程:二级路32公里,总投资7939万元。“十一五”初期建成投用。

  11、海丰大湖至陆丰上英公路:二级路14.1公里(含跨海桥),总投资4180万元,“十一五”中期建成投用。

  (三)工业工程

  1、建设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产业转移园区。

  2、信利半导体TFT生产项目:生产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镜及相关模块,总投资60亿港元。“十一五”初开工建设。

  3、汕尾石化产品储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00万美元,主要建设各类石化产品(燃气、燃料油、化学品)仓储设施70万立方米和加工生产配套设施,以及2千吨到5万吨级码头泊位5座和25万吨级油码头泊位1座。

  4、汕尾红海湾小澳天燃气接受站,计划“十一五”期动工建设。

  5、汕尾德昌电子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总投资12000万元,计划“十一五”初投建。

  6、信利半导体OLED生产项目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产液晶显示模块4000万个,液晶显示器2.2亿个,OLED显示模块1000万个;总投资7800万美元。计划“十一五”初建成投产。

  (四)农业工程

  1、汕尾市区防洪(潮)续建工程,建设环品清湖13公里长堤路结合防潮海堤,总投资6500万元,计划“十一五”期初步建成。

  2、公平灌区改造工程,总灌溉面积16.8万亩,投资估算1.6亿万元,“十一五”完工投入使用。

  3、8宗中型水库(林投围、平龙、朝面山、朝阳、新坑、南告、宝楼、三溪水)除险加固工程,3宗县城(海丰、陆丰、陆河)防洪工程以及红海湾防洪潮工程,2座大型水闸(乌坎水闸、西闸)加固工程,9宗堤围(三甲、乌坎、螺河、盐埕尾、大湖南北堤、白沙湖提、黄江、红草马宫堤、东关联安围)达标加固工程,以及6宗灌区(龙潭、螺河、梅陇、青年、红花地、富梅)改造工程等,全面动工建设,“十一五”期间分期建成投用。

  4、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冷库、加工车间、展销厅等。首期投资4000万元,计划在2006年底完工。“十一五”后期完成全部投资。

  5、6宗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陆河生宝橄榄良种繁育技术示范项目,陆丰海产食品速冻生产线现代化示范项目,陆丰黄牛综合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海丰县骏丰农牧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海丰县小漠综合种养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海丰县赤坑罗非鱼养殖和深加工现代化示范项目。“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

  6、分年分批逐步解决全市农村133万人的饮水安全,为我市下个五年计划全面实施农村自来水打好良好基础。

  7、汕尾中心渔港:投资4500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同时,建设汕尾中心渔港水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一个集水产及加工品贸易、渔需品物资供给、冷藏、加工、运输服务等于一体的高效渔业物流中心。“十一五”期动工建设并投用。

  8、省粤东粮食储备库:投资9100万元,仓容5万吨,争取省在红海湾布点建设。

  9、汕尾多普勒天气雷达:总投资4千多万元,已列入国家规划布点,“十一五”期间建成。

  10、陆河县城防洪堤二期工程:总投资6469万元,现已上马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投用。

  11、吉石溪水电站:总装机6400KW,总投资6280万元,“十一五”期间完工投产。

  (五)市政环保工程

  1、三区六路一广场项目:汕尾新港区项目、市高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银湖住宅开发区项目;金湖路、金山路(金鹏路)、香洲东路、红海东路、汕尾至遮浪公路扩建工程、汕尾至赤坑公路改造工程;妈祖文化广场等。全面动工,“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2、兴港大道等市政工程:兴港大道市政工程项目、红海西路市政工程项目,计划“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3、汕尾市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和东区污水处理厂:总投资分别为15800万元和9600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为10万吨和8万吨。西区污水处理厂“十一五”初建成投用,东区厂“十一五”末期投建。

  4、汕尾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一期):总投资450万元,日焚烧医疗废物3吨。“十一五”初建成投用。

  5、市区小伯坑生活垃圾处理场:总投资13110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450吨。于“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

  6、海丰工业大道。“十一五”建成投用。

  7、陆丰市东河南、北堤路总投资18261万元。“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8、陆丰市运河南北路,总投资15567万元。“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9、陆河县40米大道续建,总投资3000万元。“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10、海丰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9600万元,日处理污水8万吨。“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11、陆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0800万元,日处理污水9万吨。“十一五”期建成投用。

  12、陆河县大坪水质净化厂:总投资3853万元,日处理污水3万吨。“十一五”中期建成投用。

  13、海丰县垃圾处理焚烧厂:总投资2025万元,日处理垃圾300吨。“十一五”初期建成投用。

  14、陆丰市东海环卫垃圾处理场:总投资3000万元,日处理垃圾300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用。

  15、红海湾污水处理厂“十一五”初期完成前期工作,中期投建。

  16、汕尾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十一五”末期投建。

  (六)社会事业工程

  1、市区体育场。

  2、市区“三馆”,建设和完善各县区“三馆”和文化体育场所。

  3、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4、全市示范性高中建设和普通高中扩建。

  5、广播电视中心大楼。

  6、市档案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计划2007年开工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

  7、汕尾市数字测震台网建设。

  8、汕尾市数字前兆台网建设。

  9、地壳运动观测网-汕尾市GPS基准站建设。

  10、地震海啸监测台网建设。

  11、汕尾市强震台网建设。

  12、汕尾购书城,总投资3000万元。

  13、汕尾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基地(含市级、城区、海丰、陆丰、陆河五个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总投资2500万元。

  14、陆河中学(新建),总投资8000万元,学位4500人,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

  (七)旅游工程

  1、红海湾东方雅典旅游项目。计划“十一五”中期建成投用。

  2、妈屿岛综合开发。

  3、金海岸大酒店。

  4、红海湾大中华大酒店。

  5、海丰县金丽湾度假村。

  6、海丰小漠南方澳渔家风情民俗村。

  7、海丰县莲花山度假村扩建项目。

  8、海丰县赤石明热温泉度假村。

  9、陆河县黄金坑温泉。

  10、陆丰市金厢滨海度假区。

  11、陆丰市甲东、麒麟山旅游项目。

  12、白沙湖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

  (八)房地产工程

  1、银湖住宅区。

  2、香洲头金宝城。

  3、新地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