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昨日得知金庸去世马识途托香港朋友与老友家人联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2
摘要:2004年9月,金庸来蓉,当时90岁的马识途,与80岁的金庸一见如故。彼时,马识途还曾提出这样的倡议:“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样的‘金庸现象’在文学上、在中

原标题:当年唱和成追忆 马老深情寄哀思

2004年9月,金庸来蓉,当时90岁的马识途,与80岁的金庸一见如故。彼时,马识途还曾提出这样的倡议:“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样的‘金庸现象’在文学上、在中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四川作家应该从他的创作中得到何种启示?”前日,金庸去世的消息震惊华人世界,因为家人善意隐瞒,马识途昨日才得知金庸去世,并联系香港的朋友代表他向金庸家人致以哀思。

“听说金庸先生去世,我们都很难过,因为怕父亲得知后伤心而休息不好,所以当天就没有告诉他。”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告诉记者,得知金庸过世后,马识途很吃惊,再三确认消息后深感不舍,他让马万梅联系他的香港朋友,代他向金庸家人致以哀悼之情。据马万梅透露,马识途与金庸惺惺相惜,两人都彼此欣赏。近年来,马识途还时常提及金庸,关心他的身体。“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小说开始风靡全国,我和同事还要相互传阅,而我父亲已买下了金庸小说全集,他也是金庸的书迷。”马万梅说。

在马识途看来,金庸作品的成功处在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等各方面有深刻的表现和承载。马识途曾如此评价金庸:“为什么金庸的小说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读,反复拍电影,它体现的是中国的传统意识的东西,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金庸到成都来,我们也有讨论。他的通俗小说是有理念的,他是把中华民族优良的性格、传统都要体现出来的。现在的网络文学用了这些东西,也写了这些东西,但是我觉得还赶不上金庸的水平。他确实是当代通俗小说的宗师,变成大家学习的对象。”

如今,两位老人,一人已去,而当年互赠的诗词尚存世间,记录着两位文坛巨匠的深情厚谊。2004年9月,马识途曾写下《赠金庸》:凡有水井唱“三变”,如今到处说金庸。新声本自俚歌出,缪司殿堂拜查翁。马识途还写下解析:“宋仁宗时,凡有水井处即有歌柳词者,今日凡有华人地即有读金庸小说者…… ”马万梅回忆说,当时有人对金庸说三道四,马识途便写下了这些来表达对金庸的支持。之后,马识途亲自写就一幅隶书,赠与金庸。金庸也挥毫泼墨,题书法一幅,写道:“慧增于寿,识途因齿,不喜伏枥,志存万里,腾飞行空,云生足底,千里之行,路遥方知。”

金庸曾考上川大外文系

因经济负担不起放弃

2004年9月的四川之行中,金庸曾亮相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现场获聘为四川大学名誉教授,并与学生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对话。时任川大常务副书记的罗中枢回忆说,那是川大江安校区建成以来,水上报告厅空前热闹的一次,500多位师生把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1943年,他在重庆同时考上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四川大学外文系,但由于经济上负担不起,只能选择上其他不收学费的学校。2004年,时任川大校长谢和平院士为金庸颁发了名誉教授证书,金庸非常开心,连声感叹,并谦虚地表示:“我不敢当什么教授,我是来学习讨教的。我不敢说能教你们什么,我是来与你们共同学习的,我只是比你们的年纪大些,是你们的大师兄而已!”金庸的幽默引来全场观众的笑声。随后,金庸还为川大题字:“川大领导中国学术研究,心仪已久,得以参与其行列,不胜荣幸。”

因为金庸当时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他还把川大跟浙大比较,“很相似,川大是1896年建成,浙大是1897年,晚了一年;都是书院发展而成,都是三校合并,也都有六七万学生,是中国学生最多的学校,历史悠久,很有成就。”金庸还很崇敬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杨明照先生:“我很仰慕杨明照先生,他研究《文心雕龙》,很有地位,很有贡献。”在即将结束川大之行时,金庸说成都和他的家乡江南一样,富庶、物产丰富、生活环境悠闲,使这两地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很多,人文环境很好。

记者 李雪艳 报道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