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北大清华为何爆发抢人大战 港校或为导火索(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15
摘要: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唯状元和唯分数线的逻辑,使得北大清华两校在录取中经常出现一些怪现象,比如一些分数排名相对靠后的学生,竟然被录取到了北大元培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等高分专业。这并不是

另 外有知情人士透露,唯状元和唯分数线的逻辑,使得北大清华两校在录取中经常出现一些怪现象,比如一些分数排名相对靠后的学生,竟然被录取到了北大元培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等高分专业。这并不是因为这名学生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正好处于某一个分数段最低的位置。如果他报考了并被录取,他的分数就成了所谓的“录取分数线”,而如果这名同学被对方录取,自己的分数线将面临失守。因此,为了保住分数线,两校就不惜抛出各种橄榄枝,其中就包括拿出 最好的专业。

两校的战火硝烟还远不止于此,甚至还延伸到了中学。记者从某中学了解到,虽然今年两校自主招生取消了校长实名推荐制,也不再进行名额分配,但其实“换汤不换药”,北大的“博雅计划”和清华的“领军计划”依然会对不同的中学有所侧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在报考志愿时还会受到中学方面的压力,中学也会担心因 为考生的志愿选择导致学校来年的优惠名额减少。也就是说,状元们或者高分考生填志愿绝对不能“跟随自己的内心”,而是承载了太多太多。

今年北大“博雅计划”面试中,一名考生家长就告诉记者,孩子只报考了北大“博雅计划”,问及为何没有报清华增加录取几率,考生家长便面露难色,称是“校长让报的”、“学校只有这一个名额”。

对于许多中学老师而言,北大清华的“骂战”根本就是笑谈。一位老师表示,北大清华之争早就存在,只是之前没有被如此“放大”而已,在微博这样的公开平台对骂,不禁风度荡然无存,也让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北大清华的“low”。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北大清华抢夺状元其实也是公众过分关注的结果。“事实上,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抢”,因为在做招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目标考生进行摸底儿。比如清华在某个省份招50人,如果招生人员能把前100名甚至前150名的志愿意向都有所掌握,那对于150名以后的考生肯定是福利,因为他就能比较从容地填报志愿了。”该业内人士表示,招生组老师主动联系接触的学生,肯定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录取情况有希望能上的,所以其实还是一个服务考生的过程,“北大清华的招生工作都是独立进行,而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类似的,所以时间点上碰到一起也非常正常。但更多时候被不明情况 者通过微博截图一传播,味道就变了。”

专家说法 “暗战”十年前就有 如今愈演愈烈

谈及北大清华的微博“骂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第一反应就是:讨论来讨论去还是“一地鸡毛”、“来年还是一样”。 熊丙奇表示,北大清华等大学在招生时不择手段、互相指责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十年前这样的招生现象已经存在,如今更是不断升级。两个学校各地招生 组在出成绩那一刻,就争先按照分数高低对考生进行逐一登记、拜访,以往的这种现象,多为明争暗斗,不在台面上进行。

归根结底,熊丙奇认为,导致这一切畸形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中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完和国外不同,是“分数”在选拔学生,而不是“高校”在选拔学生,大学没有招生自主权,没有多元评价体系。

“唯分数论”的政绩观 是抢状元主因

在这样的高考制度下,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是分数,大学也建立了“唯分数论”的招生政绩观,将招到高分考生尤其是状元作为招生一线人员的政绩,甚至作为大学的政绩。此外,在许多大学的排行榜中,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的状元人数已经作为评价高校的其中一个要素,在一些教育评估体系中,录取分数线也是评价指标。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之下,北大清华追逐状元,追求录取分数线保持第一也是必然选择。同时,学校的评价体系、校招选拔的权力都由政府掌握,并且政府用行政指标对大学的政绩进行考核,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自主权,不能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在行政力量的管理下,大学都追求表面的政绩,关注状元报考率,录取分数线,而不是 真正关注育人选才。此外,我们整个社会对大学的评价也是功利的。我们评价大学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它的录取分数线。媒体、一些专业机构的‘状元排行 榜’、‘录取分数线排行榜’也时时刻刻在推动舆论关注分数。可以说,我们整个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制造了这一畸形的现象。”

北大清华抢生源实属“无奈之举”

熊丙奇说,一所大学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要按照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报考情况来确定。比如,北大的招生人员要确定前几十名考生中有多少报考了北大,以此来确定分数线是多少。但如果其中有一些考生被其他学校挖走,那么北大要达到招生计划数,录取分数线可能就要降低,因此学校要确保考生的报考志愿,防止其他学校对已填 报自己学校的考生进行“策反”。

熊丙奇认为,北大清华不择手段抢生源的现象暴露出中国教育体系的功利与高考制度、招生制度的不完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大学没有开放的胸怀,政府办学行政化以及社会和舆论评价大学的功利化倾向是北大清华抢生源现象的根本原因。

“都认为高考需要改革,但到了改革的时候又都退缩,认为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都出来捍卫高考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北大清华抢夺生源的不堪也是无奈之举。”熊丙奇说,“唯分数论”导致现在的高招非常畸形,追求高分说高校抢夺生源过分看重分数和状元,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招了分数较低的学生,又会有舆论说“他分数那么 低怎么进的北大清华”,指责他们暗箱操作,这种自相矛盾就是现状。如果制度不改,讨论这些都是空谈,没有意义,这种畸形现象还会愈演愈烈。

预录取重金许诺涉违规 应完善高考制度

“中国大学招生没有制度的改革,现在还是学生填报志愿然后投档,学校按照投档线的分数逐个录取,现有的高考制度和招生制度没有给学校和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在美国,学生可以申请若干大学,可以接收若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实际上,美国的一些大学并不是按照分数来评价学生,而是有自己 的标准,根据学校的定位自由选择学生。中国正是因为没有完善的高考制度、招生制度才有了抢生源的现象。”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