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挟尸要价”还是“牵尸靠岸”?(组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13
摘要:遇难学生方招的遗体被打捞出水。捞尸人王守海的这个动作后来被解读为手牵绑尸绳谈价 图/华商报 李玉泉提供的完整场景图 时隔十个月之后,挟尸要价事件又起波澜。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奖揭晓,一幅名为《挟尸要价》的作品以全票

遇难学生方招的遗体被打捞出水。捞尸人王守海的这个动作后来被解读为“手牵绑尸绳谈价” 图/华商报

李玉泉提供的完整场景图   时隔十个月之后,“挟尸要价”事件又起波澜。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奖揭晓,一幅名为《挟尸要价》的作品以全票一举夺冠,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去年10月24日发生在湖北荆州宝塔湾的“挟尸要价”事件,当时船头上的捞尸人因讨价还价而备受争议。但是,作为遇难学生所在学校长江大学的宣传部长,李玉泉昨天却公开发表博文,称《挟尸要价》是“假新闻照片”,“挟尸要价”事件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照片是真是假?事件是真是假?对于同样一件事情,各方为何观点相左?记者昨天进行了调查。

  本版撰文 记者 张恒

  论战

  图片获奖引发 校方媒体“互战”

  李玉泉在文章中表示,《挟尸要价》定格的镜头事实是这样的:在打捞(尸体)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在李玉泉看来,有媒体将“牵尸靠岸”误读成了“牵尸谈价”。

  记者昨天多次拨打李玉泉的办公电话,均无人接听,李玉泉的手机也已调整到来电提醒状态,同样无人接听。

  针对李玉泉的博文,《华商报》调查采访“挟尸要价”事件并约到《挟尸要价》图片的记者郝建国,昨天也在博客上发表了声明,其中用黑体着重强调了这样几行字:图片定格瞬间画面是,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一个叫王守海的捞尸者,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图片上绳子打结很清晰),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目的是调动岸上老师和同学们的痛心,以及时拿到他们开出的36000元天价捞尸费。

  焦点

  船是否停止不动?老人是否在要价?

  “这个事其实是不该有争论的。”事发后曾前往荆州调查采访的《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告诉本报记者,据他的了解,《挟尸要价》这张图片确实是被误读了。

  杨继斌表示,目前,有观点说照片中穿白色衬衣的老人就是“挟尸要价”的主人公,是他将船停在水中,与岸边的学生对峙,非得拿到全款才会将船驶向岸边并继续打捞,这也是大多数媒体曾经所持的观点。在杨继斌看来,要判断这种观点对不对,只需要核实两点信息:打捞船是不是在水中停止不动?老人的表情、手势等“语言”是不是在“要价”?

  杨继斌称在当地多方调查采访,各种信息显示,老人王守海只是尸体打捞队中的一员,他并没有与校方讨价还价的资格;同时,从照片拍摄来看,打捞船距离岸边已经非常近,当时已没有停下来的必要。对此细节,李玉泉在博文中也坚持这样的观点: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杨继斌说,他在面对面采访王守海的时候,王守海也证实了他的看法。

  但是,对于这两点质疑,《华商报》记者郝建国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王守海“停下来不动,等着拿钱呢,当地警方调查的结论是‘中断打捞’”,“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就是不动”,“当时两条绳子已固定方招遗体,只需轻轻一提,遗体就到船上了,大学生就是因为这个传出所谓的‘见死不救’”。

  对此,杨继斌当时也咨询过其他的尸体打捞队,“除非尸体是从远海打捞到的,才会将尸体放到船上,一般情况下,如果距离岸边比较近,尸体就直接拖至岸边”,这也是通行的打捞尸体的方法。

  疑问

  老人挟尸要价 还是另有内幕?

  《华商报》记者郝建国表示,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王守海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当时岸上的同学们哭喊着抗议这样的行为,但王守海摆手不动(请注意王守海的表情和手势,当时校方答应的36000元尚未全部到手)。

  但是《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告诉本报记者,在赶赴荆州之后,他来到了王守海距离出事地点不远的家中,当时王守海对于外界广为流传的照片并不知情。在接受杨继斌采访的过程中,王守海“已完全回忆不起那个手势的含义,甚至不记得自己当时有那样的动作”。

  “如果王守海是在挟尸要价,作为受害方的长江大学为何还要替他辩护,这显然不合乎常理……”杨继斌认为,王守海、校方、学生等反馈来的信息,均无法确定王守海是在“挟尸要价”。

  “你仔细地观察《挟尸要价》那张照片,真正在和校方讨价还价的人位于照片中太阳伞的下方,而不是王守海。”杨继斌告诉记者,尸体打捞队的领导是叫陈波,王守海只是受雇于陈波,根本不可能有资格与岸边的学生讨价还价。

  但在杨继斌看来,“挟尸要价”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没有发生在画面定格的瞬间中的老人和船上,所以,这张照片反映的信息并不是“挟尸要价”。

  核心观点

  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牵尸靠岸”被误读成“牵尸谈价”。

  《华商报》记者郝建国:李玉泉把令人发指的“挟尸要价”粉饰成了“牵尸靠岸”,核心事实是王守海和他的操纵者通过“挟持”英雄方招遗体,最终拿到了36000元天价捞尸费。

  《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挟尸要价”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没有发生在画面定格的瞬间中的老人和船上。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

  若还有质疑,就公布所有图片

  《挟尸要价》屡屡获奖,有人开始怀疑拍摄者“张轶”是假名,记者经多方采访,确认张轶是真名。张轶拍摄这张照片后,他所供职的《江汉商报》由于种种考虑并未刊发,张轶以个人的名义在《华商报》首发该照片,署名“真真”,以目击者身份署名。后因屡获大奖,记者张轶身份被迫公开,现由于在当地压力过大已离开原单位,目前其供职于湖南的一家媒体。

  据人民网报道,张轶昨天在回应这次事件时,表示“对此不感到意外”,得知颁奖消息后已有接受批评和质疑的心理准备。

  此外,张轶昨天还接受了一家网络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表示,“那位发出质疑的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我不敢保证他是否在现场,但我是在现场看到了每一个细节,”张轶说,“我署名‘真真’也是为了保护我自己,事后我遭到黑社会威胁,只得远走湖南”、“现场百十名群众都看到了挟尸要价”;至于渔民被打,完全与他的照片无关,“渔民被打是2009年10月28日,我的照片是11月3日首发”。

  张轶说,如果还有质疑,我就把我当时拍的所有片子都放出去。而且当地政府在立案的时候,已经承认“挟尸要价”。

  本报记者昨天下午联系到张轶,他表示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镜头”奖的组织方目前并没有与其取得联系进行调查核实,“组织方肯定是在颁奖之前都调查过的”。但是当记者提及照片拍摄的细节时,张轶以忙碌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随后,记者多次拨打张轶的电话,张轶均婉拒。

  新闻回放

  大学生救人溺亡 打捞船“挟尸要价”

  据《华商报》报道,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见义勇为大学生搭人梯救落水儿童,但“人链”断裂,前面的9人瞬间落水。9人中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

  几十分钟后,两艘打捞船开过来。捞尸者开始与已经赶到现场的学校领导谈打捞价格。“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打捞一个12000元,先交钱,后下水,对方开口就是这话。”在现场的长江大学学生高阳说,当时校领导身上只带了3000元,答应先捞人,剩余的钱补上,但对方不干。无奈之下,师生们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捞尸者才开始打捞。

  陈及时和何东旭的遗体打捞上来后,天色渐暗。这时捞尸者又提出,夜间打捞要涨价,捞一人18000元。校领导手中一时没有现金,捞尸者就把打捞上来的一具遗体绑在船上,然后要钱。校领导只好派人回校取钱,来回大约40分钟,其间船主就一直坐在船上等着拿钱。

  天价打捞费被交到公安局

  《湖北日报》报道,2009年11月8日,荆州八凌打捞公司法人代表将“10·24”事件中获得的36300元“天价打捞费”交到市公安局,并表示悔改之意。

  当天,在打捞救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八凌公司人员要价36000元,并索要300元的烟酒和矿泉水费之后再开工,且先交钱后打捞,为索钱曾两度中断打捞;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径受到了群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在荆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对该公司不道德行为提出强烈谴责。

  负责该案的荆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周谢介绍,八凌打捞公司负责人在上缴打捞费时称,该公司成员事发时并不知道打捞的是英雄遗体。

  新闻延伸

  1.2万捞尸费 算不算天价?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