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信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21
摘要:摘要:当前“两学一做”如火如荼,本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学习心得。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急需发展,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话语体系

摘要:当前“两学一做”如火如荼,本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学习心得。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急需发展,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话语体系,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直面困境,有所作为。

关键词:中国特色 哲学 社会科学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标志性成果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总是哲学社会科学走在前头,起到了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共同面对问题解决的关键,推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当前中国哲学科学面临的任务。过去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多集中于过去和当前的研究,对马克斯主义未来的预测相对较少。无可争议,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向和存在方式,也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即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个国家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机。如此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流将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面向21世纪的标志性成果,具有世界意义,非常重要。

二、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困境

邓小平也像毛泽东一样深谙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民,但每一次的社会变革却往往从知识分子开始。于是复出后的主管领域就是教育和科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得知识分子人心的问题——恢复高考,当年就进行。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却存在偏科的现象,重视自然科学,相对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了经济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了大量理工科人才,这种政策性导向致使人文学科相对冷门,时至今日,当需要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做出解释和建立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之时,猛然发现重理轻文的弊端造成了中国的知识界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如果再往前推,我们发现,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甚至取消了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这些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文革”十年,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更是混乱不堪,对一些关键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存在根本性导向问题。

再看苏联,革命年代在列宁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国家;在建设年代,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僵化指导,结果即使自然科学和航天军事科技非常发达,最终陷入思想指导混乱,在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指导下分崩离析。教训是惨痛的,说明苏联在哲学社会科学失去了正确的领导思想,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论创新失败。反观英国、法国、美国,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同样需要建立制度和法律。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杰斐逊、汉密尔顿等等启蒙思想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哲学社会科学总是走在前头。恩格斯就盛赞这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称他们是“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

在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之后,无论执政者或者知识精英无法对当前中国的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解释,相反,拼命地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来套中国的实践,结果不是误解就是曲解。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外界对中国存在误解是封闭的缘故,如今在开放了三十多年后,外界对中国的发展的不确定依然存在诸多曲解就说明我们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解释和说明自己的知识体系。经济学家也清楚用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实践、社会学家也清楚西方社会学无法解释中国社会实践、政治学者更发现西方政治学无法解释中国的政治实践。但却没有自信地建立自己国家实践的理论体系。中国有古老的文明,有当代最优的实践,但对解释的话语权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责任何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用意,也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困境。

说到中国知识分子,大家会想到历史的门人和食客,知识群体往往扮演了一个智囊和咨询的角色,传统上缺乏知识创新的担当。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之时,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局面,并一举奠定后世两年多年的思想价值体系。那是一个开放和创造的时代,涌现了那么多的大思想家和那么多学问流派,在后世再也没出现过。遗憾地是,随着秦的统一,知识分子和知识体系依附于王权,牢牢地掌控在皇权之下。只有在王朝解体的零星时刻,社会失控才会出现一些新思维和新思潮,又往往很短暂。

到了近代,知识分子对王权的依附开始转向对西方话语的依附。这种集体不自信的状态从什么时候开始困扰中国知识界,有学者就认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在遭受了一系列打击后,先觉的知识精英们开始向全盘向西方学习,并彻底否定老祖宗。话语权就此逐渐“西方中心论”,留学生的状况加剧了这一趋势。向西方学习本身无可厚非,但就此迷失在“西方中心论”中,并影响至今。

改革开放并没有改变这种趋势,相反,无论左右派,都把西方教条道德化,左派追求公平正义,右派主张自由平等。这种脱离中国实践,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评判中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他们固执地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就是他们认同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直到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经曲折,由于历史的原因缺少完整体系建设时期,无法对当代社会实践做出系统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显得异常重要和及时。

三、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于自身责任和信心

近代知识体系确实源于西方,我们不能过分谴责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偏见,关键还在于自身的责任和自信,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来解释当代中国的社会和实践。今天,我们的学界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找一些中国的数据,套进西方的模型和理论,对这种结果不做任何形式的思考。现在我们讲万众创新,文化创新,更讲思想和知识体系创新。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研究之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就是一句空话。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