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关中童谣:八百里秦川的画卷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03
摘要:西安童谣市井气息浓厚 西安地区流传的童谣,有不少充满了市井气息,嬉笑怒骂,游戏调侃,似乎能让你看到关中人的生活画面。小媳妇回...

西安地区流传的童谣,有不少充满了市井气息,嬉笑怒骂,游戏调侃,似乎能让你看到关中人的生活画面。

小媳妇回娘家唱进童谣

流传于西安地区的童谣,少了一些田间地头的农家风貌,多了一些家长里短的市井气息。昨日,78岁的读者梁茂丹提供了几首童谣,其中有一首《熬娘家》特别有意思,说的是小媳妇回娘家,她念道:“熬娘家,享荣华,不享荣华不熬它。卷裤腿,披头发,串了东家串西家。我娘叫我吃饭哩,我还有几家没串哩。”最后一声一定要拉得长长的。她说:“这首童谣说的是姑娘回娘家受宠的样子,啥家务活都不让干,头也不梳,衣也不整,在邻里间串门,生活很随意。”

梁茂丹还念了一段,“拉锯、扯锯,南院门唱大戏。”这首童谣更广泛地流传版本是“拉锯、扯锯、姥姥家唱大戏”,为什么会有如此改动?梁茂丹回忆说:“南院门前面的那片广场,人们夏凉、跳舞、打拳,都爱去那里,所以说起那里的热闹,就有了这段改编版的童谣。”

老鹰抓小鸡游戏也有童谣

说起童谣,很多都离不开游戏,拍手游戏说,跳皮筋也说,可能很多70后、80后都未必知道,玩过老鹰捉小鸡也唱儿歌。

读者韩天琦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安市西仓附近,也就是西安市人常说的“西头”,小孩子们晚上玩老鹰抓小鸡时喊唱童谣,一段是:‘裺(yàn 本义儿童围嘴儿,代指儿童)儿裺(yàn)儿,仓踉踉,一步走到王家巷,王家巷一伙狗,把我咬得没处走,张家婆、王家婆开门来。’还有一段是:‘猈(bài腿短的狗)儿猈(bài)儿,开门来,不开前门开后门,前门有狼呢,后门有狗呢,猈(bài)呢锁呢开门来。’喊到最后一句,老鹰就开始抓小鸡了!”

童谣中有趣的陕西方言

很多读者给华商报发来自己记忆中的童谣,都出现了“嘎”,或者“嘎嘎”这个词,并且解释这个说的是鸟,但是不明确是哪个字。比如读者叶繁投稿:“嘎、 一溜溜,端个板凳吃豆豆,豆豆香豆豆窜,娃吃豆豆心喜欢。”还有读者鱼耀龙搜集的:“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爬到树上逮嘎嘎,嘎嘎飞了猫儿哭了。回头就去逮老鼠,一口咬得吱吱吱。”

此外,西安的童谣中,还有一个著名人物——“大颡(sá)”,就是“大头”的意思。读者韩天琦投稿中有一首:“大颡有宝,跑到北京赛跑,跑咧个第一,得咧个手表,把手表打咧,把大颡气瓜咧。”而“大颡”的“好兄弟”则是“颁颅儿”,老西安人把一个人的头部前后突出,叫“奔颅儿”。“奔颅儿奔颅儿、下雨不愁,人家打伞、我有颁颅儿。”这是小孩子之间打闹开玩笑时常说的童谣,并没有恶意,生动有趣。 华商报记者 路洁

铜川童谣

《老鼠娶亲》童趣十足

铜川地处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这里流传的童谣、民谣以其浓郁的乡土情趣,淳朴可爱的语言,受到大家的喜爱和传唱。

宜君童谣带有浓郁的乡土情趣

“宜君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之乡。散落在民间童谣以及歌谣,像沙中金粒一样,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宜君县民谣专家杨晓民说,宜君目前民间流传的童谣有百余首,民谣更多,但是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种独特的文化瑰宝就可能面临断代、失传。由于这里是革命老区,很多童谣有着非常浓郁的支援革命斗争的味道。还有就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些描述,一些老人为了哄孩子睡觉,顺口编出来的童谣,由于与日常生活连接非常密切,所以传唱也更为广泛。如《摘椒》:“姐儿门前一树椒,手提蓝儿去摘椒,两个眼儿往上瞄,椒树榾榾长得高,手瓣椒梢摇几摇,满地落花飘又飘,椒树齿齿长得尖,一下扎在奴手尖,椒树齿齿长得弯,一下扯破奴衣衫,妈拿一个绣针连。”

宜君县文联主席和卓亚介绍说,近年来,宜君县对宜君民间歌谣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童谣,让大家看到了勤劳智慧的宜君儿女对民间艺术的虔诚与向往。

童谣流传因充满生活智慧

铜川市耀州区著名童谣、民谣研究专家杨五贵现在还能随口念出一串童谣:“屎巴牛点灯,点死先生,先生算卦,算死黑娃,黑娃拨枣刺,拨出黑小子,黑小子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担水,担出老鬼,老鬼害眼疼,提起桌子摔板凳……”杨五贵表示,很多童谣里都蕴含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巧妙的智慧,这也是能够得以流传的原因。

印台区民谣童谣研究专家吴阳旗表示,童谣大多接近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很多都是我们小时候,老一辈人在给我们讲古的时候口口相传给我们的。”他顺口念了一首童谣《老鼠娶亲》:

快到年里头,老鼠娶媳妇。

媳妇叫花猫,长得就是嫽。

她家住对面,隔着一个桥。

媒婆是老牛,她给作介绍。

老马驮财礼,搬了一个槽。

老羊是说客,提了一框苕。

黑狗当保人,来来回回跑。

白兔来帮忙,放的红鞭炮。

肥猪当大厨,把鱼油中泡。

小龙搭彩棚,老虎帮抬轿。

猴娃敲锣鼓,乌龟开大道。

青驴吹喇叭,鸭鹅在放哨。

娶回花媳妇,一窝老鼠笑。

揭开红盖头,变成大傻帽。

喵呜吼一声,胆破吱吱叫。

娶回个煞星,从此哭祖庙。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实习生 张可昕

念《关中八景》

咸阳娃对古渡充满敬意

提起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童谣,无论是咸阳市的普通市民,还是民俗文化爱好者,脑海中尽是满满的回忆。

没名字的童谣逗孩子吃饭

家住咸阳三号桥附近的曹女士记得一首“没有名字”的童谣,“摇箩箩,筛面面,杀公鸡,炒蛋蛋,先给我娃来一碗!”她说,1990年至1995年之间,自己上小学,每当谁家小孩子不好好吃饭,大人哄孩子时总会念起这首短童谣。“现在也没啥童谣,所以我也用它逗孩子,很有乐趣。”

一提起童谣,家住礼泉的王先生脑海里立刻跳出两首来。“面面土,贴膏药,大夫来了就好咧。”王先生说,过去农村里,谁家孩子摔了,大人们会一边念着这首童谣哄孩子,一边在摔破处涂点土。“现在当然没人舍得给娃抹土了。”王先生说,另外一首“树下乘凉”的童谣是老人和孩子们做游戏时念的。“大人手抻平手心朝下,小孩食指伸直顶着老人手心,一人念一句,老人念最后一句时会突然收手抓孩子食指,孩子则要迅速逃脱‘在喔(那)树低下弄啥呢,歇凉呢,啥凉,风凉,一把抓住个秃子光!’”

“拖拉机,跌地里,跌了一地大胡契(土疙瘩),队长来了发脾气,把你喔铁牛拉回去!”家住三原县的张先生说,小时候的许多方言童谣都记不全了,但是唯独这首小时候孩子们在地里追着玩时唱的记得特别清。

从《关中八景》中认识名胜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