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记者节|听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2
摘要:编者按11月8日,中国第十九个记者节。广大新闻工作者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记者,将版面留给记者,讲述关于这个职业的责任和

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如何承担起这样的使命任务?“守正”与“创新”缺一不可。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初心既是“铁肩担道义”,更是“妙手著文章”。进入融媒体时代,记者要成为多面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新要求,着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能实现一岗多责的媒体“最强大脑”,才能在融媒体时代游刃有余,用新知识、新能力去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半个月辗转“追虾” 写出近20篇报道

——访广东省第十三届新闻金枪奖获得者魏礼军

“还是做记者时开心!”如今已是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新媒体中心主任的魏礼军,刚刚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新闻金枪奖,虽然现在不用去一线采访,但回忆起往事,他说的最多的还是这句话。

记者节|听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魏礼军

□记者:从业多年,哪次采访令您印象深刻?

■魏礼军:追虾!1997年,那时的我还是一个跑农业线的小记者,跟农户特别熟。有一次,农户和我说最近有个新技术,可以把活虾催眠冰冻起来,然后运去外地贩卖。

这个技术好啊,之前中山本地的农产品都是就地销售,如果把这个技术应用起来,可以大大拓宽中山农产品的贩卖市场。认识到这一点,我就从农户网虾开始跟,还随着他们贩卖的路线去到深圳,然后转飞机去了上海,整个采访大概跟了半个月,写了13篇系列报道,出了4篇访谈报道。当时的媒体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我的稿子一见报就有人打电话过来追问,下一篇什么时候出,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对记者这个行业,您是怎么看待的?

■魏礼军:现阶段对记者的要求更高,自媒体时代,谁都有话语权,谁都能出来说两句。虽然记者入门门槛不高,但要做好很难。

我跑农业线的时候,把农村里的鱼塘、鱼都摸索得明明白白的,对农村的市场、政策也是了解得清清楚楚的,所以我写出来的东西不仅外行人看得明白,内行人也觉得有指导意义,就这样,我在这个行业里站住了脚。

一个好记者除了要做精做专外,还得对新闻敏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切入点,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如何将一件事写出彩?我认为,记者要时刻保持兴奋感、好奇心,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要挖出不一样的东西。

□记者:对新人记者,您有什么“秘诀”和希望?

■魏礼军:首先,新人记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练好文字表达能力,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好一件事情。其次,新人记者在采访之前就要提练好新闻点,然后在采访过程中围绕着这个新闻点做补录和升华。最后,新人记者写完一篇稿件后还要时常回头梳理,思考当时自己这样的写法是否存在偏差。

在这里我再补充几条新闻写作的“黄金准则”吧。一是要把最精华的信息最先呈现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睛。二是新闻报道时选材的切入点要小,这样在稿件上比较好呈现。

记者这个行业往往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量,新人入行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考虑,要学会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工作状态好的时候就多干点活儿,状态不好的时候就要放松自己,给自己充电。活到老学到老,记者还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的理论,尝试一些新的表现手法。

李玮玮:第一次“采写”自己

记者节|听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记者李玮玮

今天是我的节日,习惯了采访别人,却从来没有采访过自己;习惯了找线索、采访、写稿的快节奏,却很少梳理、归纳自己的职业生涯;习惯了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回到家却常常是个寡言者。

记者节这天,我自采自答一下。

从业这些年,经历了从纸媒向融媒体转型的剧变,面临行业紧缩、同行转型的现状,你为什么还坚守岗位?

记者,是我大学时的梦想。于我而言,记者是个极富光环的职业,被赋予的角色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时代的瞭望者、公正的捍卫者、进步的推动者,听起来,“记者”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才发现,不是每一次采访都肩负重大使命,都能体现无上荣光,都能振臂一呼、万人回应。今天采访邻里纠纷,明天是一起交通事故,后天是广场舞大妈的快乐生活……琐碎而日常。

原来不是每个记者都能成为闾丘露薇一样的战地记者。刚入职不久,闾丘露薇来中山开讲座,采访时我表达了职业困惑。闾丘露薇回答,记者的价值不在于采访多么重大的题材,而在于我们在现场,我们在发声,我们被听见。

从业十多年来,历数我参与过的采访,有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乐山留守儿童、春节摩托车大军、港珠澳大桥通车等;我也采访过很多政要、娱乐明星、企业家等,他们熠熠闪耀;而给我更多触动的还有很多小人物:一个19年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者,一个戒毒后又帮助更多人戒毒的过来人,一个热爱街舞走上国际舞台的小姑娘,一个因壮年丈夫去世陷入迷茫的一家四口,一对80岁还在游历四方的老顽童等……这些经历非常宝贵,也很震撼。

是的,媒体行业面临剧变,坚守在纸媒的我们,有点猝不及防。互联网是喧嚣的、复杂的、多元的、分化的、偏狭的、迎合的,但互联网绝对不是对手,而是我们展示新闻的另一个平台。

无论何时,人们都需要真相。作为记者,我们所拥有的媒介素养、扎实采写功底、客观中立的立场无可取代。当然,时代在前进,新一代天然带着移动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人正投身新闻事业,大变革的时代到来了。因此,我们也必须拥抱互联网,学习直播、微信制作、拍摄、视频制作、H5等。

有位新闻学院的前辈说过,最好的中国,一定是好新闻层出不穷、好记者一字千金的时代,我们无需等待,从现在开始去创造。把眼睛睁大、把耳朵打开、把手机当成武器,把“真实、客观、正义”融入血液,成为本能,相信发声有意义,相信传播改变世界。

王欣琳:调动感官 让新闻“有感觉”

记者节|听记者讲自己的故事

见习生王欣琳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