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大学教育要直指灵魂和身体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1
摘要:以人为本的我国教育,不仅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且必须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是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的我国教育,不仅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且必须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是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专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命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只有一百来年历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一路走来,一路探寻,成就巨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全方位探讨对大学的认知和实践,思路越来越清晰。但是,当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当科技和信息迅猛发展,在充斥着物化的现实里,我们似乎丢掉了高等教育的梦想和初心,高等教育尤其在技术层面走得过快,而又忽视了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前提,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要义。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必须直指灵魂和身体,引导和带领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守望象牙塔的纯净,保有对真善美的执着,刻苦学习,坚持锻炼,完善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人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价值

  关于人以及人类社会,马克思有过精彩的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指出了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同时马克思又辩证的阐述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人的本质虽然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但是人又是现实的、具体的,自然的人本身是社会的人的物质承担者,两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物质联系的”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鲜明的提出“每个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基础,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最高追求,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要以全人类的立场为根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教育事业就是要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其核心功能,它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开启和发展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价值。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灵魂和身体不能或缺

  大学培养人才还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和人类社会的科学论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入手并着力,尤其要首先抓住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抓住人的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同时要抓住人的自然属性,大力发展人本身,引导带领学生坚持锻炼,强健体魄,能够承受现代社会的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更多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如果人本身是他的自然属性,那么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属性,就包括理想信念、个人品格、知识能力等社会所需的综合素养。当前,我国大学里有两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象牙塔的精神迷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在淡化,二是学生的体质状况在退化。受物质充斥和科技繁荣的影响,社会的精神污染加重,部分大学生不再执着于真善美,不愿下苦功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有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近20多年来呈不断下滑趋势,他们的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一半以上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时间少于一小时。许多高校取消了运动会1500米、3000米、10000米等运动量相对大的项目,怕学生受不了、怕出事。这显然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大学一定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搞多搞好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大学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可促“德”,“体”可以强“智”,“体”还可塑“美”、替“劳”。大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加强学生体质锻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好务,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大学必须进行触及灵魂的教育,要让理想信念进灵魂,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真理的孜孜以求,教育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回归刻苦学习这个教育常识。

  争做“时代新人”,大学生要规划做好三件事:读书、锻炼、做公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教育的新常态应当摒弃浮躁和功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要回归教育规律,回归教育的本源,丰富人的内心,追求自我完善。教育是以“个体发展为基础,社会进步为主导”的社会事业,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决定力量,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如何才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将自己打造成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精英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刻苦努力的方向。在大学里,大学生要坚守理想信念,认认真真地规划和做好三件事:读书、锻炼、做公益,争做“时代新人”。读书、锻炼犹如人之两脚、车之两轮,而做公益犹如插上翅膀,如虎添翼,人才可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大学生要刻苦读书,读圣贤书,读专业书,读文化艺术书,从他人智慧里吸取丰富营养,不仅塑造灵魂,而且增长才干;大学生同时要养成坚持锻炼良好习惯,不仅强健体魄,而且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大学生还要积极投身公益活动,这既是心灵的感悟,又是身体的力行;既是向社会学习,也是向现实问题学习;既是初出茅庐的实践锻炼,也为将来走出象牙塔,走向更大更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活才不会光阴虚度;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活才够精彩、丰富;如此,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