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3
摘要:东方网-东方娱乐-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流行音乐 信天游 1986年 扒带 原创音乐

原标题: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引进24声道的立体声卡带生产设备,此后大量流行音乐以“扒带”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扒带”是当年一种特殊的音乐录制方式,音乐人通过聆听,将港台流行歌曲的旋律、配器等一一记下,并重新填词,再找乐手和歌手来录制和演唱。

  广东流行音乐始于模仿,却没有止步于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广东已经有了经营蒸蒸日上的唱片公司、积累了众多歌迷的歌手。通过“扒带”逐渐吸收流行音乐知识的广东音乐人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了原创音乐的门道。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流行音乐,在这片南方热土上踏出了第一步。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王斯首唱《信天游》专辑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作曲解承强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红棉杯“十大歌星”合辑卡带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陈小奇年轻时的工作照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红棉杯比赛现场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陈珞(左)与毕晓世(右)在新时代唱片公司录音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1994年,李海鹰(前排左二)、许建强(前排左三)、徐沛东(前排左四)、麦子杰(前排右一)、张全复(后排左一)、捞仔(后排左二)等在新时代录音室

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流行音乐原创时代

  1

  启蒙了一代人

  卡带市场刚起步时,经常供不应求。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唱片公司通过“扒带”推出了数量众多的卡带。虽然是未经授权的“翻版”,但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扒带”如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仅启蒙了听众的耳朵,更滋养了广东第一批真正的流行音乐人。

  “扒”出流行音乐制作窍门

  在广州,最早从事流行音乐录音的音乐人包括著名的“老三剑客”——金友中、司徒抗、丁家琳,以及张伟才、邱有为等人。他们翻录了不少香港电视剧主题歌,为内地乐坛打开了流行音乐制作的大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更年轻的毕晓世、李海鹰等人进入这一行当。当时内地的流行音乐环境仍然十分简陋:缺录音器材、缺懂行的乐手、缺流行音乐知识……唯一不缺的就是音乐人灵活的脑筋。由于内地还没有引进MIDI,音乐人只能手写谱子,但“扒带”只靠耳朵听,写出来的谱子跟规范的乐谱不太一样。毕晓世回忆:“我们记了谱,但乐手看不懂谱子,演奏上也不够有技巧。”

  由于录音技术和乐手水平的局限无法做到同步录音,毕晓世就利用当时最先进的24轨立体声录音机,将不同乐器分开录音,光是爵士鼓就要录几轨。他还记得当年录音的场景:“鼓手只能分开打:一边听着耳机的节拍,先打大鼓和小鼓;然后换另一条轨,听着自己刚刚打的大小鼓,再来打Hi-Hat(踩镲)。”

  毕晓世还跟李海鹰办了边防证,去深圳特区看香港乐队的演出,偷师学会了流行音乐的谱子怎么写。他们还挖来了一支跟香港乐队学习过的深圳乐队,回广州为歌手吕念祖、黄河录制专辑。

  “扒”出了一批专业填词人

  “扒带”还催生了一批填词人。当时,英文、日文等外文歌曲被“扒”到国内,必须把歌词改写成普通话,大众才会感兴趣。

  音乐人陈小奇便是通过“扒带”接触到流行乐。1983年,陈小奇在中唱广州分公司担任音乐编辑,他出版的第一首填词作品是《我的吉他》,改编自西班牙民歌《爱的罗曼史》,演唱者是歌手董岱。陈小奇回忆,当时填词要尽量健康阳光:“可以有一点小惆怅,但不能太哀伤,太过分就肯定会被毙掉。”作为音乐编辑,陈小奇还得对歌曲的格调严格把关:“我印象最深的是引进罗大佑的《是否》,里面有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我改成‘情到深处不孤独’,一改就过了。”

  经过短暂的磨合,陈小奇很快就适应了填词工作:“最开始一首要填两三天。后来就很快了,最多时一天填了十几首。”短短两年间,陈小奇一共创作歌词130多首,平均不到一周就有一首作品被唱片公司灌录出版。

  由于“扒带”这段特殊历史,广东原创流行乐形成了“先有曲、后填词”的创作习惯。陈小奇说:“我们当时喝的‘奶’都是民族音乐跟古典音乐,作曲人还不太了解流行音乐的谱曲,通常写好旋律就给我,速度、定调什么都没有,我要自己判断怎么写词。”

  2

  原创应运而生

  唱多了别人的作品,广东音乐人自然摩拳擦掌,期待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让广东歌手唱自己的歌。经过数年的积累,一股“东风”适时吹来:流行音乐歌唱比赛、流行歌曲排行榜应运而生。在广东,流行音乐拥有了最闪亮的舞台。

  红棉杯初评“十大”奖项

  1985年12月10日至12日,“红棉杯85羊城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以下简称“红棉杯”)在广东迎宾馆国际会议厅连续举行两晚。这个比赛由广州文化记者联谊会牵头举办,该联谊会由《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等单位的文化记者组成。当时,这群媒体人还是二三十岁、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四处奔走,终于成就了这个划时代的流行歌曲比赛。

  “红棉杯”评选出“羊城十大新歌”和“羊城十大歌星”。陈小奇用“开天辟地”来形容这次比赛:这种评选“十大”的赛制在全国尚属首创,更遑论评选的还是当时尚未能登大雅之堂的流行音乐。作曲家吴国材回忆,当时还没有“个体户”歌手,歌手都隶属各大文艺团体,因此“红棉杯”也成了全省文艺团体的大PK,陈小奇、李海鹰、徐东蔚、解承强、刘欣如、唐彪、安李、陈浩光、吕念祖等在“红棉杯”中获奖的音乐人和歌手,后来都成长为广东原创音乐的中坚力量。

  由于种种原因,“红棉杯”仅仅办了一届,但正因为它的出现,1985年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必须铭记的年份——广东流行原创音乐人集体发声,振聋发聩,让全国感受到流行音乐的力量。

  广东首创“排行榜”制度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