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沙县小吃准备整合上市的消息备受关注。沙县小吃办主任郑兴景表示,沙县目前已成立了“小吃集团公司”,准备整合小吃业主入股,走连锁经营的路子;县委也提出了沙县小吃发展目标:“保牌、提质、连锁、上市”。
尽管沙县小吃上市被专家认为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却抛给我们这样一个课题:如何将多家中小连锁企业整合起来运作上市。事实上,这种被业界称为“整合型上市”的模式不乏成功案例。整合型上市如何运作?有哪些难点需要解决?企业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创业圈》以沙县小吃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焦点一:整合难题
沙县小吃以个体为主,股权过于分散,缺乏一枝独大的整合主体,整合起来难度重重。
首先应该“树立大旗”,成立专门公司进行统一的商标、品牌以及管理的整合。然后,以该公司为主体,对全国范围内其他沙县小吃进行整合。整合过程中,以资本为纽带,通过特许经营进行品牌和管理的输出。
李维华:沙县小吃目前有三种经营模式,一种是沙县本地人以特许经营方式开设的小吃;另一种是沙县人在外地开设的个体门店,一般前面冠以自己的名称,如张三沙县小吃、李四沙县小吃,为的是与其他同类型门店加以区分;最后一种是外地人投入资金,获取了沙县小吃协会的授权和技术支持后开设的连锁小吃店。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沙县小吃容易出现股权分散,投资者构成复杂,而且涉及到多个区域的经营,其整合难度较高。就企业整合而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吸收合并,另外一种是新设合并。前者是A+B=A,大鱼吃小鱼;后者是A+B+C=D,成立一个全新的公司,而原有公司同时存在。沙县小吃属于后者。
为了降低整合的难度,提高整合成功率,沙县小吃首先应该“竖立大旗”。我建议,在沙县政府的牵头下,成立专门公司进行统一的商标、品牌以及管理的整合。这样可以解决上市主体的问题。然后,以该公司为主体,对全国范围内其他沙县小吃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以资本为纽带,通过特许经营进行品牌和管理的输出。
柏文喜:沙县小吃的特点是进入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很低,每个单店的服务半径较小,适合个体创业和个体操作,加之沙县小吃起源于民间,草根特色明显,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必然造成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现有格局。沙县小吃要整合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餐饮业大军,需要克服以下问题。
首先是整合主体。沙县小吃散而小,缺乏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龙头企业,市场化整合缺乏整合主体。而沙县小吃的草根、分散和单店盈利微小、店面数量极大的特点使得沙县小吃无法像山西的民营煤矿、陕北的民营油田一样值得政府进行强力的行政整合。
其次是品牌问题。沙县小吃是一个未经注册的地方特色服务品牌,在历史上形成了从业者共享其商誉的现状。若政府想注册并垄断“沙县小吃”品牌来进行强行整合,必然带来从业者的强力反对而不能进行。如果另行注册品牌则很难形成品牌影响力,强力的行政整合必然导致运营成本的提升,引起经营困难。行政整合操作不当的话可能导致经营者的普遍弃店,因为单店投资很小,易地开店十分容易。
黎雪荣:沙县小吃的股权改制的难度显而易见,不仅牵涉到经营模式改革,还要兼顾众多个体经营者利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沙县小吃的股权改制阻碍,其一,由于从业者众多且经营自主权较为分散,地方政府的努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集合部分经营者主张,但是个体经营对沙县小吃的股权改革支持者有限;其二,目前沙县小吃的经营点较为分散,监管层(地方政府)监管制度缺失,致使股权改制难有实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单店经营利润看好,个体经营者不会主动放弃经营主导权,只有在利润分配方面,地方政府应给予创新型分配意见,才能达成股权改制目的。例如:经营返点与补贴模式、统一内部分红制度、“赠予”股权形式(上收所有股权,但保证个体经营者权益)等。
孙文琳:沙县小吃要成功整合,首先是要建立自己的实体运营中心,注册自己的品牌。沙县小吃在工商登记可能有因地域名的问题不予注册,在各区域建立分支机构管理各门店,建立自己的品牌店、直营店,对加盟店给予品牌经营的培训及指导,按照连锁经营三统一的要求规范经营管理,建立透明的采购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及人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逐步将现有的沙县小吃收编,对于不符合规范的门店逐渐清理出去。
焦点二:持续发展难题
中式餐饮连锁弊端是盘子一旦大了就很容易出问题。即便整合成功,在扩张过程中的标准化如何执行到位,也是难题之一。
将沙县小吃的加盟门槛持续提高,优化完成硬性条件标准化;建立城市立体化配送中心,将食材、烹饪配料进行深入标准化,以达到品味相同、相近的目的;监督上前期采取特殊的区域经营轮换监督模式,完善内控,最后由集团全面接手。
柏文喜:就餐饮连锁管理来说,店面数量越多、跨区域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目前,沙县小吃是单店操作、因地制宜的传统性地方小吃,虽然其经营品种比较类同,但每家店都是个性化经营和现场操作、现场售卖,与具备标准化管理、连锁化运营及中央厨房支持等显著特点的现代连锁餐饮业还相距尚远。沙县小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市场和适应当地市场偏好的特点具备“王小二就客下面”的中餐特点,与标准化这一连锁经营的核心要求存在一定的冲突。管理的灵活性虽然能够一时一地地取胜市场,但却是标准化运营的连锁业的大敌,也是中国连锁业做不大的主要原因。
黎雪荣:从现阶段沙县小吃的经营模式来看,地方政府在菜色品类、人员培训、食材供给方面(部分城市)已经初步完成了标准化,但是由于标准化涉及的范围较小,限制性较弱,我们建议结合沙县小吃的经营特性,把握连锁标准化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个体家庭作坊模式的前提下,完成沙县小吃的标准化运营。
结合当前沙县小吃的经营特征,我给予三个方面的建议:其一,在中长期内将沙县小吃的加盟门槛持续提高,优化完成硬性条件标准化(例如:装潢、店面标示、员工着装),以此达成经营形象的标准化,为连锁经营监督做好铺垫;其二,建立立体化的城市配送中心,将食材、烹饪配料进行深入标准化,以达到口味相同、相近的目的,为连锁扩张标准化做铺垫;其三,在监督管理方式上,建议前期采取特殊的区域经营轮换监督模式,完善内控标准化的目的,后期由沙县小吃集团接手全面监督,最终达成全面标准化。
李维华:沙县小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打造完善的特许加盟体系。在特许经营品牌运行过程中,特许商缺乏完善的特许加盟体系,以至于门店“连而不锁”,企业在扩张的时候容易遇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