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专访“最赚钱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文创这件事儿,正如“美好小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04
摘要:如今,在“最赚钱的财经作家”这个身份以外,吴晓波还有更多标签。他做了一家出版创意公司“蓝狮子”、一家新媒体运营公司“巴九灵”,还发起一支文化投资基金“

“900多人的报名,好多都是冲着吴晓波来的。”尽管是面向资本市场专业人士的新三板行业峰会,主办方还是感受到了吴晓波这个IP的强大号召力。

11月30日下午的会场,吴晓波从论坛上一走下来,拿着新书的观众们立刻将他团团围住,索要签名、拍照不停。在中国,一个财经作家能拥有如此多粉丝,除了吴晓波应该再难找出第二个。

如今,在“最赚钱的财经作家”这个身份以外,吴晓波还有更多标签。他做了一家出版创意公司“蓝狮子”、一家新媒体运营公司“巴九灵”,还发起一支文化投资基金“头头是道”。这几家公司都广受资本拥趸,巴九灵A轮融资后估值高达20亿,头头是道又投出了喜马拉雅、一条等明星项目。

在文化消费这条赛道上,吴晓波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吴晓波在商业上的成功,正是中国文创产业迅速裂变的缩影。“互联网让我更贴近用户,我发现自己能干更多的事儿。”回顾自己的事业演变,吴晓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关于文创的机遇与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聆听了吴晓波在“中国新三板并购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并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专访。

专访“最赚钱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文创这件事儿,正如“美好小

11月30日下午的会场,吴晓波从论坛上一走下来,拿着新书的观众们立刻将他团团围住,索要签名、拍照不停。(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红 摄)

当60、70后创业者遇上80、90后消费市场

《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腾讯传》……吴晓波的作品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现在更多人知道吴晓波,是因为“吴晓波频道”,这个由微信订阅号、财经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书友会等形式集成的自媒体,拥有庞大的用户,年营收数千万。

纵使他说过“内容创业的三年,比以前十几年还要苦”,但毫无疑问的是,通过内容创业、驾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吴晓波影响力焕发出传统媒体无法想象的新可能。

“我们自己做文创公司或者投资文创公司,第一是专业,第二是年轻,第三是求变。”吴晓波这样概括文创公司的发展重点。

专访“最赚钱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文创这件事儿,正如“美好小

每经记者与吴晓波在论坛现场对谈。(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每年,吴晓波与其合作伙伴,大概会看2000家左右的企业。每个月则会举办一次投资创业会,邀请十到十二位左右的创业者来参会,“在这里面,我们大概会投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吴晓波说。

在吴晓波的投资经历中,文创产业的“年轻”属性,是他的一大感受。

“我们这些60后、70后去投这些90后、95后,你会发现有一个特别大的落差。我每次看到的初创文创企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一些新的行业,比如电竞、宠物,之前并不在我的视野中。第一我完全不是它的消费者,第二在我的用户关系者、朋友中也没有它的消费者。”吴晓波说,“所以,每月一次的投资创业会,我无论多忙也会参加,我觉得这一天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眼前这些最年轻的变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创产业所要面对的业态。”

年轻的变化,源自于消费主力军的变化。在刚落下帷幕的“双十一”中,3000亿的网络交易额,80、90后贡献了超70%。吴晓波认为80后新中产群体对世界的认知、其商品消费的习惯与取向,代表着中国文创产业的变化方向。“他们愿意为技术买单,为设计买单,为服务买单,为体验买单”,吴晓波如是总结了四个趋势。

以这样的需求衍生的文创业态,吴晓波用五个字来形容——“美好小女生”。“美”就是要好看,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好”就是产品得好,无论做音频还是茶杯,产品品质一定得好。“小”特指这些产品并非为所有人服务,而是追求有特色、非标准化。“女”则意味着,女性市场是最重要的。“生”就产业产品的迭代是很快。

在这些创意与制造的融合中,产业属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天的文创、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某种程度上,制造业可能就是文创产业,文创产业有可能就是制造业。”吴晓波说。

无论是演讲还是专访,挂在吴晓波嘴边的,正是一些通过创意盘活制造业厂商的案例。他在现场讲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做了20多年的保温杯厂商,拥有广泛客户但公司股价并不高。在两年前,由这位老板的儿子主导了一场“升级”,他请来一批日本、欧洲的设计师,为自家保温杯打造了一个新品牌,大获市场喜爱,到今年年底预计其营业额能达四个亿。“现在,变成父亲为儿子做代工了”,吴晓波笑谈到。

在这里,父亲积累的是保温杯的技术,儿子拥有的是新的理念和审美。“两代人之间、文创和技术之间形成了一个结合,靠的是大量的设计和创新的能力”,吴晓波分析到。

文创企业估值虚高虚低,就像小女生情绪般难以把握

看好大文创、大文教、大娱乐等文化产业领域的人,当然不仅是吴晓波。当下,文化产业成为资本青睐之物、热钱涌入之地。在一片热闹当中,文化产业的资本与企业仍有供需不平衡的困局:有企业哭穷找不到投资,而资本又喊冤不敢投,那么目前双方各自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专访“最赚钱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文创这件事儿,正如“美好小

吴晓波演讲现场。(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文化产业有它的特性,不确定性高、回报周期长,对于资本,这也意味着风险。“我们现在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没有形成垄断,好处是百花齐放,不好的是公司的迭代会非常快,可能资本投资了某个企业两、三年后,它就没了。”在与吴晓波的圆桌对话中,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鲍钺说。

“资本市场可能还很难把握这个“美好小女孩”的心思,”吴晓波表示,“在实际并购中,如何判断其价值是虚高还是虚低?现在确实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

近年来文化产业公司估值普遍较高。尤其是2015年、2016年时,文化产业公司估值形成了一个“上限20倍,下限10倍”的业内不成文规定。

“但我认为,现在确实属于一个很大的泡沫期,”吴晓波补充说,“可能再过三五年,一个经济周期以后,文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慢慢会被稳定住”。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从来是把双刃剑。被投资人身处资本市场的另一端,其对于融资的理解和态度非常重要。

吴晓波认为,融资的前提是想清楚,为什么要融资。对此,鲍钺直言,“文创现在很多企业是小而美的,如果是想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的建议是别找资本。当你进入资本就得换位思考,资本为什么投你?”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