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网,打造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信息资讯网

热门关键词: as  新闻  43  www.ymwears.cn  乐技

双十一越来越像春晚 十年来如何改变商家和品牌?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11
摘要:双十一越来越像春晚 十年来如何改变商家和品牌?,双十一 天猫 淘品牌 淘宝商城 电商 淘宝

(原标题:“双十一”越来越像春晚,十年来它如何改变了商家和品牌?)

“双十一”越来越像春晚,十年来它如何改变了商家和品牌?

2009年夏末,刚成为淘宝商城总经理的张勇对下属说,“11月份干点啥,把成交往上拉一拉。”由此,诞生了首个双十一。那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后来这个日子会演变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购物节。

“很多时候,商业的发展不是缓慢推动的,特别是线上,更多是靠刺激性推动。在某些时点发生的某些事件,会一下推动整个行业变化。”十年之后,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宋立如此评价这场造节活动的历史意义。2009年,宋立所运营的Kappa品牌是当年仅有的27个参与双十一活动的传统品牌之一,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8万。

从某种程度上说,双十一改变了天猫的命运,甚至改变了阿里巴巴的命运。这场造节活动令当时毫不起眼的天猫(2012年之前名为“淘宝商城”)在阿里巴巴体系内受到重视,其后则在数千家B2C电商中杀出重围,成为如今占据五成以上市场份额的行业霸主。

十年,双十一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一场覆盖全网、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的购物狂欢节。双十一也被比作电商行业的春晚——这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购物节,吸引最多人数参与,每年的交易额与榜单被视为电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不过现在,这个比喻有了另一重含义。

在众多消费者及商家看来,天猫双十一的新鲜感正如春晚一样不可避免地在降低。众多新电商平台纷纷涌现,其他购物节也开始层出不穷,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不再对双十一充满热情。电商行业则整体面临流量天花板,也令平台上的商家感慨双十一正变得越来越难做。

双十一诞生

十年后回望,双十一的诞生踏准了电商发展的时代脉搏,但在当时,所有参与者对此都无知无觉。

2017年双十一前夕,被问及当年为何创造双11活动时,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很简单因为我们小、新,我们想搞一件事情让别人知道我们,没有想法说搞得像今天这么大。”

实际上,还被称为“淘宝商城”的天猫,确实不可能做很大的梦想。当时,淘宝商城(经营B2C业务)刚刚经历解散被并入淘宝,到2009年7月份才重新恢复为独立运营的商城事业部。在张勇接手前,淘宝商城交易额仅占淘宝总体交易额的3%。

在2009年之前,宋立有过线下零售的从业经验。在线下,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都是销售旺季,但线上却还没有活动经济的概念。当时张勇刚刚接管天猫,找到部分品牌商说要做线上购物节。“其实很随机,感觉是机会,就做了。”宋立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忆说,因为当时网购刚刚兴起,所以对销量也没有预期,结果却出乎预料,Kappa销售额达到405万,“基本卖空了我们所有电商备货。”

第一届双十一的主题词十分简单粗暴——“全场五折,一元秒杀。”这看上去与街边小店大甩卖没有区别,事实也确实如此。注重形象的传统品牌们大多不愿与这样的活动产生任何联系,最终只有27个传统品牌参与,并且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库存——也就是卖掉在线下滞销、积压的货品。

像一次试探水温的实验,宋立立刻感受到网购的爆发力以及消费者对于线上消费的旺盛需求。在他看来,淘宝商城在其后的持续爆发与双十一活动成功有很大关系,“首届成功,形成示范效应,就会有越来越多品牌加入。”

2009年,淘宝商城双十一交易额为5200万;到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9.36亿元,翻了18倍;

前三届双十一都鲜明地打出“全场五折”的口号,并将其作为最大卖点吸引消费者。但这样打折促销的理念无法吸引更多传统品牌入驻。当时,淘宝商城仍在淘宝网体系内——除了小部分商家,这里聚集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个人卖家,在外界看来,价低质次、假货泛滥仍是这个线上交易平台最鲜明的标签。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淘宝商城的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张勇认为,淘宝商城应该是一块更独立的业务。于是很快,2011年6月,淘宝商城从淘宝中拆出,成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次年1月份,更名为“天猫”。2012年双十一的主题词也首次摒弃“全场五折”,变成“不一样的双十一”。

不过,在参与者看来,2012年的双十一与此前并没太大区别。据消费者小砂回忆,“仍然是全场打折,要拼手速,基本都买二三十块钱一件的衣服,知名品牌很少。”

然而,2012年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众多之后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淘品牌都诞生在这年前后。比如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诞生于2012年,如今已经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面膜品牌御家汇也诞生于2012年,女装品牌韩都衣舍则是在2011年成立公司。

在传统品牌“看不上”天猫,天猫又迫切需要一批品牌之时,淘品牌应运而生,开始崛起。

淘品牌的崛起与没落

张明几乎是最早一批在天猫开店的淘品牌,也享受了平台发展初期的红利。

张明的店铺是俗称的贴牌店,本身没有工厂,只做品牌运营。2011年,B2C电商开始爆发,淘宝体系的资源越来越倾向于天猫,于是他将开在淘宝的店铺搬到了天猫上。次年,第一次参与天猫双11活动,他为双十一备下1000万的羽绒服,但销售过于火爆,最终卖出了3000万。

由于备货不足,张明只能重新采购原材料、再找工厂生产,“货一直陆续到1月份才发完,你能想象吗?”张明回忆说,所幸当时天猫的规则不像现在这样严苛(发货迟会对卖家罚款),买家也比较好说话,“挨个给买家打电话,给赠品补偿,大家也都接受。”

在张明印象中,那两年在天猫平台非常好做,一方面线下品牌还“看不上”网络渠道,竞争少;另一方面,天猫管理粗放,不细分人群也不打品质化,“大家都一样靠低价拼”。由于店铺搜索排名按照销量排序,导致几乎一半的销量都是刷出来的,“没办法别人刷你也得刷,不刷就没有好位置。这是所有网店都在做的事情。”

在天猫上还没有多少品牌的年代,一批熟悉平台规则,擅长营销与运营,同时也被平台扶持的淘品牌崛起。“淘品牌的产品、供货体系适合网上玩,那时候在网上做得好就会被消费者记住。”王晓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她从2012年大学毕业起便从事电商行业,先后在传统品牌电商部门、纯线上品牌工作。

王晓枫现在的公司在天猫小家电类目中做到了TOP100。每年,公司都会提前至少三个月筹备双十一,双十一期间的销售额一般会占到全年销售额的30%以上,据她透露,30%只是基本线,做得更好的商家和品牌甚至能够做到百分之四五十以上。

她将双十一活动看作一场商家之间的“年度考试”。“这个机会相对比较公平,有些品牌在这场考试中突围了,一下所有人都会知道。做的不好可能就慢慢销声匿迹。”

韩都衣舍、茵曼等女装淘品牌都曾是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

责任编辑:新闻资讯网

最火资讯

信息资讯网版权所有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1453123369